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中南段典型植被类型NDVI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IGBP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中南段的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应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进行植被类型划分,共划分为三大类35小类.在此基础上,选择6种不同气候区域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对其NDVI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出:NDVI随着纬度的降低变化逐渐减小;通过研究经向年内:NDVI变化,发现4月份研究区域南北:NDVI指数变化最明显;分析NDVI均值变化可知,从暖温带到北亚热带植被指数NDVI形成明显的阶跃,从而判定植被指数NDVI对短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并发现通过植被指数NDVI的季节变化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森林、草原、农作物等大类型,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正确理解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林火管理策略、充分发挥林火管理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以及缓解碳排放中的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逻辑循环关系,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暖对火干扰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科学有效的林火管理策略与措施,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载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混合动力轿车进行典型城市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排放测试,对比分析实验车辆速度、加速度和比功率区间下的排放特性。混合动力轿车在车速低于50 km/h时,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无排放,温度也下降,会降低NOx排放。主干道上NOx排放最少,快速路上NOx排放较高,高速公路上NOx排放最多。车速超过50km/h时发动机再起动,产生CO和HC排放峰值。主干道上CO和HC排放峰值最频繁,总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快速路上排放峰值稀少,总平均排放因子居中;高速公路上没有很大的排放峰值,总平均排放因子最低。  相似文献   
14.
平朔矿区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氟分布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龙  刘廷玺  段利民  张文瑞  郑国峰 《环境科学》2022,43(12):5547-5559
为了探明采煤驱动下平朔矿区所在流域内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氟分布成因,综合运用水化学图解、主成分分析和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2020~2021年采集的468组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均呈近中性至弱碱性;地表水和矿井水中优势阴离子为SO42-,地下水中优势阴离子为HCO3-,Ca2+是所有水体中的优势阳离子.地表水和矿井水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采煤区的浅层或深层地下水存在HCO3·SO4-Ca·Mg型.水体水化学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采煤活动以及含氟矿物的风化溶解影响,采煤和工农业等人类活动加速了不同水体间水化学转换,尤其是浅层地下水.水体ρ(F-)介于0.10~1.76 mg·L-1,其中,42%浅层地下水F-浓度高于国家饮用水安全限值;时空分布上,西北至东南地下水中F-浓度平均值呈增加趋势,3月和8月F-浓度偏高.高氟浅层地下水化学呈现偏碱性和高Na+特征.F-富集主要受采煤活动和含氟矿物风化溶解影响,水体中方解石饱和加速了含氟矿物的风化溶解.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INFO 8.01、ARCVIEW 3.2和基于ARC/INFO的FRAGSTATS 3.0软件,处理了1896年、1949年和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分布图,并用所得到的斑块总面积、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斑块大小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分数维和平均形状指数对黑龙江省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和各个斑块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896年到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总面积急剧减少,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密度加大,平均斑块大小减少,斑块间的毗连程度减弱,但是斑块的形状逐渐趋于相对规则,斑块的边界趋于简单化,所有这些表明,森林景观逐渐趋于破碎化,其中以红松的破碎化最为严重.整个森林的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性逐渐降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另一原因是近一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及森林群落的自身演替,但是同人类的干扰作用相比,作用很微弱.图5表2参19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的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其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乃至全球碳收支平衡具有决定性影响。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亦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向大气输出的主要途径,是土壤圈与大气圈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目前,土壤呼吸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CO2最大的源,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土壤呼吸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壤呼吸测定方法是科学有效地测定土壤呼吸的重要手段以及对土壤呼吸定量化研究的重要媒介,科学有效地加强森林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的精确化与定量化研究,对了解森林土壤呼吸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的地位以及实现森林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明了森林土壤呼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论述比较了土壤呼吸的各种测定方法,特别比较了静态气室法和动态气室法的优缺点,为人们对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虽然测定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方法均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但目前最理想的方法是动态红外气体分析法,亦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此外,本文亦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区分方法,最后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并总结了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的趋势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选取重庆市1995-2009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重庆市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通过计算环境污染状况与不同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了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的环境质量并未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整体趋势,重庆市的几个重要环境污染指标并未随着基于当年价格水平的人均GDP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而是呈现“正U”和“正U+倒U”2种类型;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重庆市主要的工业污染物来源为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