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年5月对白洋淀不同营养水平的8个区域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了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附着物的生物量(以w计)与营养盐水平的关系及其对菹草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ρ(TN)、ρ(TP)的增加,菹草上附着物的生物量、w(Chla)和净初级生产力逐渐升高,在营养盐水平较高的王家寨〔ρ(TN)为6.074mg/L,ρ(TP)为0.161mg/L〕达到高峰,附着物的生物量为0.073~0.384mg/g,w(Chla)为0.019~0.112 mg/g,净初级生产力为0.007~0.154mg/(g·h). 附着物对菹草的光合作用速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附着物生物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营养水平较高的王家寨,抑制率可达72%;南刘庄和端村次之,抑制率分别为64%和55%;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光淀,抑制率仅为11%. 初步推测附着物对菹草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源于附着物的遮荫作用.   相似文献   
72.
碳纳米管的生态安全和健康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典型的海洋底栖生物——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C. gigas)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暴露对其造成的毒性效应及牡蛎自身的防御机制,以期为碳纳米管的海洋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在0.1~10 mg·L~(-1)的SWCNTs暴露96 h后,太平洋牡蛎鳃和消化腺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cat、hsp70、aox及caspase-7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相比于单独暴露,P-gp蛋白抑制剂Tariquidar与SWCNTs的复合暴露显著增加了鳃和消化腺中MDA含量,产生了更严重的氧化损伤。这些结果表明,SWCNTs暴露对太平洋牡蛎的鳃和消化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而牡蛎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和多外源性物质抗性机制在防御SWCNTs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本期话题:陕西省汉中市近日为美化道路,将南郑大道上树龄达35年以上的万余棵水杉大量砍伐,同时,又以几千元一棵的成本大量购买、移栽银杏树。这条长达8公里多的国道两侧,如今随处可见裸露的树桩。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追逐城市名片所致,据说,银杏比水杉更能美化道路。汉中下辖10县区,有5个至今仍为贫困县,但依旧耐不住对光鲜称号的追逐。此前,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的推进大会刚刚落幕。——《南方周末》  相似文献   
74.
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氮氧化物控制(脱二氧化氮)成为继二氧化硫控制之后,我国环保产业中迅速形成的又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烟气脱硝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
大气对流层臭氧浓度升高下AM真菌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唯一的开放式空气组分增高(free-air component enrichment,FACE)稻麦轮作试验平台,研究大气对流层O3浓度升高条件下接种外源AM真菌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O3浓度升高处理小麦苗期AM真菌侵染率有升高趋势,而从孕穗期起逐渐显示出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收获时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株产与千粒重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降低22%、29%和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也下降了37%,但籽粒全N含量从2.2%显著提高到2.6%(p0.05).O3浓度升高条件下接种外源AM菌剂对小麦根系AM真菌侵染具有促进作用,孕穗期AM真菌侵染率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p0.05),收获时植株受灾程度降低了5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也显著升高(p0.05),虽然小麦产量没有提高,但籽粒全N含量下降到与当前O3浓度处理没有显著差异的水平上.结果表明,O3胁迫下小麦通过提高苗期AM真菌侵染来增强其抗胁迫能力,接种外源AM真菌可以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并可通过改善根系分泌物等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76.
以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紫外辐射条件下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电纺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PVDF-g-AA)后的产物为载体,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与纤维表面有化学键作用、均匀分布、直径0.5~2μm的ZnS/PVDF-K-AA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同时,以紫外灯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S/PVDF-g-AA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催化比表面积和复合材料间存在吸附-迁移-光降解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重复8次光降解后其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7.
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多种现代工业领域热端部件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材料,铌合金在高温富氧燃流的冲刷下会发生严重的烧蚀现象,进而影响了其在超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研究发现,采用表面涂层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铌合金的高温抗烧蚀性能。因此结合热端部件富氧、超高温的实际服役环境,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铌合金表面抗氧化烧蚀涂层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金属基和硅系陶瓷抗烧蚀涂层各自在抗氧化烧蚀性能上的优缺点;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ZrO2基陶瓷涂层、稀土锆酸盐陶瓷涂层以及钙钛矿结构陶瓷涂层三种热障涂层材料的特点;最后对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的结构设计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发酵牛粪和造纸干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菌根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发酵牛粪和造纸干粉对菌根化紫花苜蓿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0.5%~2.0%发酵牛粪对紫花苜蓿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率无明显影响,但均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植株生物量(p<0.05),其中,添加1.0%和2.0%发酵牛粪处理的土壤PAHs含量较对照略有降...  相似文献   
79.
全氟化合物(PFCs)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这类物质最为典型的代表.由于较强的稳定性和潜在的生物蓄积性,PFC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皆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降解与控制环境介质中的PFCs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FCs主要的降解与控制技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双台子河口水体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已被持续关注.本文以双台子河口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SPE)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样中包含短链全氟丁酸(PFBA)、全氟丁基磺酸(PFBS)、全氟戊酸(PFPe A)在内的15种主要PFCs的含量水平,并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与全氟辛酸(PFOA)的生态风险及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台子河口水体存在PFCs污染,∑PFCs介于43.40~157.71 ng·L~(-1)之间,PFBA和PFPe A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此外,采用风险商法粗略评估得到PFOS与PFOA的风险值均远低于参考值,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