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评价常用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本研究应用热平板仪、人工气候室和暖体假人等研究设备,对高低温作业典型工种常用的耐高温防护服和低温防护服的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服装面料、服装整体的隔热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模拟环境下的着装生理学测试结果也存在不同,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工艺等均影响到其整体隔热性能。防护服装的全面评价通常涉及安全性、工效学特性等多个方面,有必要从服装的舒适性、工效学特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并开展大规模的现场人体穿着实验,从而为高低温防护服的选用和设计改进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探索三维掠动叶降低对转压气机二次流损失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基于近似函数与遗传算法,针对某对转压气机双排转子在整机环境下进行三维掠动叶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成功的得到了双排“S”形掠动叶,结果表明:三维掠动叶有效改善了双排动叶吸力面径向二次流,减小了吸力面低速区,提高了对转压气机性能,优化工况点整机效率提高0.6%,全工况范围内效率均有所提高;三维掠动叶提高对转压气机效率的根本原因是其对径向负荷分配的重新调整,将叶展下方流动较差区域负荷移至叶展上方,改善流场的同时保证对转压气机负荷不变。   相似文献   
73.
河流缓流区水体由于自净能力较差,导致含苯环有机污染物(BCCs)在其中积累且不易降解,从而对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本研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铁掺杂藻基生物质催化剂(SP-F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SP-Fe的结构形貌、元素和官能团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对河流缓流区水体中BCCs的去除性能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P-Fe在实际河流缓流区水体中可迅速活化PMS,30 min内对两种典型BCCs—罗丹明B(Rh-B)和亚甲基蓝(MB)的去除率分别可达100%和95%.此外,SP-Fe含氮量高达6.24%(原子百分比),表明通过藻类蛋白质中的高N含量实现了自身的N掺杂.以Rh-B作为BCCs典型代表,通过自由基淬灭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在SP-Fe/PMS去除BCCs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P-...  相似文献   
74.
为增强饮用原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效果,以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壳聚糖(CTS)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及CTS和PAC的投加顺序对CTS联合PAC混凝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为45~55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40mg/L、PAC 1.19mg/L、原水pH值7.5、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6.1%(实测值为95.7%);混凝去除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含量为80~90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25mg/L、PAC 2.00mg/L、原水pH值7.9、先投加CTS后投加PAC,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7.9%(实测值为97.0%).当原水pH值9.0时(模拟高藻原水的碱性环境),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最佳投药顺序均为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实测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4.9%和95.3%;混凝铜绿微囊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40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215元/m3,混凝水华鱼腥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24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149元/m3.  相似文献   
75.
以潮汕地区的桩端注浆工程实例为依托,在分析工程地层特性及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试桩静载试验,研究了在中粗砂层桩端注浆的作用效果,结合PFC~(2D)数值模拟软件以颗粒流的形式从细观上对中粗砂层桩端注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在细观上分析了中粗砂层桩端注浆的作用形式、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中粗砂层的桩端注浆能有效提升桩端砂层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桩端注浆会改变桩端土体的性质,引起注浆孔附近土体应力及孔隙率的变化;桩端的注浆形式也与注浆压力有关,当注浆压力较小时,桩端注浆主要以渗透注浆形式为主,当注浆压力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桩端注浆会出现渗透、压密、劈裂并现的注浆形式。该研究可为在中粗砂层桩端注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并可为进一步完善注浆理论的研究且为类似工程优化注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挖掘载荷对PE燃气管道弯头的失效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Abaqus建立了挖掘斗齿 管道弯头 土体多体动力学模型,将管道破坏过程分为接触、屈服、挖裂和挖穿4个阶段,分析了不同挖掘条件下,弯头破坏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管道被挖裂之前,外侧应力、应变大于内侧,此后弯头形变量明显增加,内测应力、应变大于外侧;挖掘速度越慢,管道椭圆度越大;斗齿沿轴向挖掘时,变形从齿 管接触面两端产生,沿径向挖掘时,危险点出现在齿 管接触中心位置,后者变形更大;同样径厚比的弯头,管径越小,挖穿时形变越大。  相似文献   
77.
硫自养反硝化是一种具有低碳、低费、低污泥产量优势的脱氮技术。文章介绍了基于不同电子供体、pH、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因素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阐述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最后对其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8.
虞谦  郭建  周方  李雷  李俊 《安全》2018,39(1):16-18,22
在对桥梁修复施工的特点和现场施工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桥梁修复施工中引起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并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得出桥梁施工高空坠落的基本事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预防桥梁修复施工高空坠落事故提出可行性方案,为桥梁修复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9.
李俊 《安全》2018,39(2):52-54
本文针对放火火灾现场,从起火点、起火物、燃烧蔓延等方面,分析了火灾现场勘验的重点环节和各种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以迅速、准确认定火灾性质,为侦办放火案件提供现场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80.
简单介绍了诱导通风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在建筑空调中的优势,并以某一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Fluent和Airpak软件对室内的气流组织和空气龄进行模拟,并利用PPV-PPD对室内的舒适度作出综合评价,并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通风较高的通风效率有效地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污染物,PPV-PPD图显示室内的热舒适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