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为揭示湖泊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采集达里诺尔湖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对氟化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探讨了达里诺尔湖氟化物的来源及环境因素对水体氟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达里诺尔湖水体中氟化物浓度为3.91~4.61 mg/L,平均值为4.41 mg/L,显著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阈值(1.5 mg/L)。表层沉积物中氟化物浓度变化范围为252.69~940.14 mg/kg,平均值为643.07 m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湖泊西南部和湖心区。从形态上看,各形态氟含量整体表现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其中水溶态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易向水体释放,成为达里诺尔湖水体中氟化物的主要内源。稳定度风险评估表明,达里诺尔湖沉积物中氟化物整体处于中等风险水平。达里诺尔湖的高氟水是在地层岩性引起的高自然本底值下,寒旱气候、特殊水化学条件、入湖河流及内流湖蒸发浓缩特征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致。研究结果可为达里诺尔湖及其他高氟湖泊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  相似文献   
192.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800多公里铁道线上,在茫茫戈壁、大漠边缘、“苦甲天下”的黄土高原,银川铁路分局2万余名职工就像一颗颗道钉,永不松动地实践着心中那永恒的追求——安全生产。截至5月25日,他们已实现连续2690天无行车重大、大事故。这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  相似文献   
193.
磁性生物炭(FBC)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且可实现磁分离的吸附材料,但制备过程磁性前驱体用量及老化作用是否影响其结构和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却鲜有研究。以水稻秸秆和铁盐为原料制备不同铁炭质量比(1∶4、1∶2和1∶1,记作FBC-4、FBC-2、FBC-1)的FBC,比较其表面形态、官能团等理化性质,以及对Cd2+的吸附性能的差异;利用自然老化和高温老化2种物理方法研究老化作用对磁性生物炭理化性质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生物炭(BC)相比,FB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多,并且出现Fe—O的特征峰,FBC-4、FBC-2、FBC-1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单位生物炭载铁量增加而增大,分别为0.64、2.21和17.69 A·m2/kg;BC和FBC对Cd2+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曲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出的平衡吸附量和理论最大吸附量关系为FBC-1>FBC-4>FBC-2>BC,即磁改性可以提高对Cd2+的平衡吸附量,且FBC-1对Cd  相似文献   
194.
采用华南地区常用施肥方式,即有机肥加化肥,在广州地区设计2种施肥方式:①猪粪加化肥,②蘑菇肥加化肥,在肥效和灌溉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监测晚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实验证明,在产量基本相同下,广州地区晚稻施用蘑菇底肥比猪粪底肥可大大地降低甲烷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5.
降水的集中分布是引发洪涝灾害和河流高含沙事件的主要因素,对降水集中度时空变异规律的认识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的辨析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以长江上游最大的产沙支流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内19个气象站点1954~2018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计算年平均降水集中度(ACI)和长期降水集中度(LCI)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Sen's slope坡度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降水集中度指数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探讨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 表明:(1)嘉陵江流域的ACI和LCI值在空间上均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东南部人口密集区降水集中度大,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而西北部山区降水集中度较小,降水较均匀,发生极端降水的可能性较小.(2)研究期间降水集中度的数值变化范围为0.53~0.83,变幅较大;19个气象站点中,15个站点降水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8个为显著上升),4个站点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个为不显著下降),各站点的趋势性差异亦与地形、气候因素密切相关.(3)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降水集中度与流域高程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嘉陵江流域内降水集中度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为太阳黑子指数SS,重要性为17.24%~20.25%,其次为ENSO指数(MEI和SOI).  相似文献   
196.
长江涪江小河坝站水沙关系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涪江流域是三峡入库水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基于涪江流域出口水文站1980~2018年的日径流、输沙率实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水沙序列、水沙关系特性,并量化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两类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97和2012年为转折年,呈典型的三阶段特性;月尺度上,径流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7、8、9月;日尺度上,径流和输沙的集中度指数分别为0.5、0.91,表明"大水大沙"现象日益突出.(2)基于长时期序列的水沙关系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界影响因子(a)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输沙能力因子(b)呈显著下降趋势;基于洪水场次事件的水沙环路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路为两类主要的C-Q环路类型,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因素的增加和河流输沙能力的降低.(3)人类活动因素是影响涪江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径流和产沙量的贡献率占到86%和97%以上.以上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沙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7.
针对集控站运行中安全防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宁东供电局集控式微机“五防”项目,对集控式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宁东集控站设计及施工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方案设计理念先进、实施简单、运行稳定,满足了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8.
基于CAPE技术公司的兔子复合克隆抗体的二恶英(PCDD/F)酶免疫分析试剂盒,建立了快速检测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TEQ值)的方法.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3.3pg·tube-1(即3.3pgTEQ每EIA试管),线性检测范围为10~30pg·tube-1.样品经甲苯索氏抽提后过硅胶柱连接小碳柱净化处理,TCDD/F的回收率大约为50%,与原飞灰PCDD/F分布模式相比净化处理后样品中的TCDD/F含量明显降低.用净化处理后的飞灰溶液作标准溶液,绘制PCDD/F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2个飞灰样品和2个烟气样品的TEQ浓度,结果表明分析样品的TEQ实测值(HRGC/HRMS分析获得)与预测值(标准曲线计算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15%,说明用该方法定量分析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9.
由于油在水中呈不均匀分布的特性,所以有关环境水体中油的采样工具,一直是环保部门关注的焦点。为此提出了“理想(或称假想)水柱”的概念,并依此设计出一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使用的便携式测水中油用采样器,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染的地表水的采取。其特点是,一个底部可开闭的采样器,采样器中的采样瓶(包括瓶底衬盖、瓶底盖)与内拉杆、外套管通过螺纹联接,移动内拉杆、外套管,便可以方便地采取一定面积下的含油水柱。采样瓶装卸简单,运输方便,在实验室中可将其直接用作操作瓶。用这种采样器,计算结果将更接近真实情况。本装置已于92 年12 月30日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89102471.9,证书号:16381。  相似文献   
200.
为深入探讨典型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特征,以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表面和剖面方向上土壤As、Cd、Cr、Cu、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和污染风险进行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污染源解析,为该类工业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防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该工业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