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IS支持下的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系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结合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建立了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系统TNPPS,该系统充分利用GIS对空气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编辑,管理,显示,查询的能力与分析建模优势,并注重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与系统交互以WHAT IF提问/解释方式进行。GIS与环境模型相结合,为环境噪声调查,道路工程设计,建筑设计等提供了有效的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工具。  相似文献   
12.
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并测定了香港重点监测河流河口及近海处的表层沉积物、孔隙水样品的理化特征及生物毒性;对比了沉积物与孔隙水、孔隙水与上覆水、经过不同处理的孔隙水以及加入重金属前后沉积物与孔隙水的毒性,并进行了浸提实验及其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重金属的含量很低时,沉积物孔隙水中硫化物和非离子氨可能是引起孔隙毒性的最主要因素;在SEM/AVS小于1的情况下,沉积物的毒性与SEM/AVS的值无关,其毒性取决于沉积物中AVS及其他有机物的含量;浸提实验由于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可能无法反映真实毒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密度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的特点,从噪声接受点评价的观点出发,以香港地区为例,研究不同建筑形态道路交通噪声的典型分布。基于方法是采用简化的DoT模型计算道路交通噪声,以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预测系统为工具计算不同建筑类型各单元的噪声级,再统计出各型建筑的噪声分布。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证实这些分布来自于不同总体,具有显著的差异。将上述计算结果运用于香港新界西北地区道路交通噪声的战略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各方均在呼吁尽快构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那么,建设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怎样的框架,制定哪些政策呢?  相似文献   
15.
香港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厌氧序列分批滴定装置(ASBT)研究了香港青山湾避风塘和屯门河、城门河、林村河感潮河段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16和pH7的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铜在不同河流沉积物有机碳中的分配系数差别较大,吸附容量差别较小,H^+可以结合沉积物有机碳的重金属结合位点,导致吸附容量和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与铜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向土壤溶液中加入Cu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铜可以显著改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吸着平衡,并降低了其水溶性.影响程度在0.8mmol·l-1Cu以下随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0.5mmol·l-1铜的土壤中 WSOS含量从 0.27mg C·g-1降至0.047mg C·g-1,吸着系数从6.6×10-3l·g-1降至3.3×10-3l·g-1.另一方面,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铜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液相浓度单位取mmol·l-1,固相浓度取mmol·g-1土),k=9.l×10-3;n=3.40. 加入DOC后,k=9.2×10-3;n=3.66,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加入小同浓度的DOC,结果仍说明该浓度范围内DOC(<8mg C·l-1)的加入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水体与土壤中天然有机物与铜的络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络合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水体DOC和土壤WSOC与铜的络合参数。比较了土壤WSOC与FA、HA及与水体DOC络合参数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pH降低,络合稳定常数下降;滴定浓度范围降低,测定络合条件稳定常数升高;离子强度上升,络合稳定常数相应下降。2个样的WSOC络合稳定常数测定结果分别为4.66和4.64,高于水体DOC;络合容量分别为0.079和0.023mmol(Cu)/mg(C),低于DOC。考虑到络合位初始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影响,WSOC与FA和HA样品的络合能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的东江全长562千米,连接赣粤港三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等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东江流域的“健康”关系着流域内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及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