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向海沼泽湿地土壤中硝态氮的水平运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封闭性的付老文泡湿地和开放性的二百方子湿地作为两个典型区,以KNO3为示踪剂,模拟研究了硝态氮在向海沼泽湿地中的水平运移过程.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中硝态氮的运移通量与运移距离显著负相关,并随运移距离的增加呈一阶衰减指数变化;而沼泽湿地土壤中硝态氮的运移通量与土壤水扩散率及土壤含水量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随土壤水扩散率的增加呈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与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对北京市2012年11—12月的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PM2.5浓度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浓度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满足地统计学分析的使用条件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变异性。4种污染物半变异函数的块金效应值分别是29%、24%、7%、4%,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相关性。4种污染物长轴变程分别是63、58、62、90 km,短轴变程分别是31、37、48、50 km,空间分布呈现出各向异性,变程范围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相当。研究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对于整体把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监测点位优化十分重要,以北京市区域空气质量中PM2.5监测站点设置为例,其监测站点在长轴方向上的间隔设置应取20~25 km,短轴方向上布点间隔应为8~12 km。  相似文献   
23.
基于ArcEngine的森林防火气象因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它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结合林火风险预测模型,对于及时发现森林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对GIS、RS、GPS及GPRS等技术进行集成,研制开发了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的森林防火气象因子监测系统,通过对研究区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最终实现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4.
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及养分归还量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收集法对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分析,以研究我国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养分动态和区域特征,以期在区域尺度上为马尾松林生产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更全面和更具普遍性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龄级而异,10~20、20~30 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产量差异较0~10、30~50 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大,产量最高地区的10~20、20~30龄级林分分别是产量最低地区同一龄级的293、274倍,30~50 a生林分产量最高地区仅是最低地区的137、163倍;凋落物不同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三峡库区N元素含量较高,福建三明P、Ca、Mg元素较高,K元素则是贵州龙里较高;广西武宣23 a生林分N归还量是8 a生N归还量的345倍,K归还量则是1013倍。不同凋落物组织器官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不同,不同林分对环境和立地因子的响应不同,因为气候对凋落物产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在局部区域凋落物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凋落物养分含量受林分土壤主要养分调节,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反映土壤养分的潜力,土壤养分通过马尾松的生长影响凋落物产量,说明马尾松林凋落物养分循环与土壤养分状况有很大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25.
抗震防灾规划是减轻地震灾害,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扼要叙述了宝鸡市在震前、临震、震末、震后四个时期中抗震防灾工作的技术思路和主要原则,具体介绍了土地利用、工程抗震、避难疏散、生命线系统、防止次生灾害、应急与抢险救灾、抗震宣传与训练等规划的梗概,可供具有中强地震背景的其他中等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26.
安全评价中的事故树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安  魏改芬 《安全》1997,18(2):24-28
事故树分析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196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近年来,随着概率论、图论、集合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事故树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应用到设计和生产实践中。我国近年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中试用和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果,实践证明它实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华北制药厂在推广应用安全评价过程中就事故树分析进行了微机开发,它对安全评价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7.
煤矿应用化学降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降尘剂应用于煤矿井下应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价,尽管它有时会增加吨煤成本,但不有些情况下,仍不失有针对性解决粉尘危害的重要方法,这些情况包括:粉尘难以润湿,煤层注水效果不好,喷射混凝土防尘。  相似文献   
28.
29.
采集23个石龙区地表水样和地下水样,用色谱-质谱技术鉴定不同水体中二-七环芳烃化合物,检出了14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即萘、菲、蒽、芴、芘、苯并[a]蒽、(卄屈)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地表水样中多环芳烃含量为0.068~8.377 μg/L,地下水样中优控多环芳烃含量为0.043~0.47 μg/L;三、四环芳烃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且三环芳烃中菲含量最高,四环芳烃中荧蒽和芘含量普遍较高.应用甲基菲指数(MPI1)、甲基菲与菲比值(MP/P)、荧蒽与芘比值(FL/PY)和"三芴"系列的组成特征等标志物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煤及其不完全燃烧对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0.
贾鹏  王庆改  张帝  姜冲  朱磊  李时蓓 《环境工程》2015,33(7):131-134
随着环保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水环境质量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在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集成水环境质量模型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简要介绍了EFDC水环境质量模型的研发历史、在国内的应用现状以及模型输入文件的数据结构,并对输入文件的原数据结构进行优化,即通过利用一种基于XML的EFDC-ML(EFDC Markup Language)标记语言来重构EFDC的输入文件,以适应于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