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正交设计,经过4代的原位种植实验,获得了Pb~(2+)、Cd~(2+)、Hg~(2+)、Zn~(2+)复合污染对同一蚕豆(ViciafabaL.)种质在株高、首次开花时间、每株结豆荚数、单位豆荚豆粒数(每20个豆荚)、种子的重量(50粒)等数量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模糊聚类和摄动分析方法,获得了25种污染组合对蚕豆数量性状影响的聚类特征,考察了蚕豆代间分化的趋向。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复会污染对蚕豆的毒害作用,不仅同元素的种类和各自的浓度有关,而且与金属离子相互之间的浓度比例密切相关;对于连续种植的蚕豆,其对金属污染的性状变化因世代条件不同而有差异,Pb~(2+)、Cd~(2+)、Hg~(2+)污染条件下,随着代数的推移,性状逐步向正常条件下的数值方向恢复,而Zn~(2+)仅在第二代时表现出毒害。本文还讨论了利用植物反应衡量污染物的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52.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淋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和淋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63.0 d.通过土柱模拟淋溶试验,对毒死蜱在土壤中淋溶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对毒死蜱的淋溶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降水水量增大, 毒死蜱在土层中的最大淋溶深度也随之增加, 出现浓度最高峰的土层深度也越大,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相比,降水强度对毒死蜱的淋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不同土壤中,氯氰菊酯降解变化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5.1—31.4d。土壤中加入氯氰菊酯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仅在高剂量时才有抑制作用。氯氰菊酯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土壤性质有关,但处理培养时间达25d后,不同土壤中各项酶活性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