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北京市大兴区南海子公园26种常见树种配置为研究对象,应用Dustmate手持PM_(2.5)监测仪监测各配置PM_(2.5),结合气溶胶再发生器和叶面积扫描仪,分析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以综合探讨不同树种配置PM_(2.5)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各树种配置中PM_(2.5)浓度呈现上午高、下午低的趋势,14:00最低。各树种配置中PM_(2.5)平均值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阔阔混交林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且6月9月7月10月5月8月。不同树种配置对PM_(2.5)的吸附能力差异较大,表现为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阔阔混交林。因植物吸附PM_(2.5)能力取决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及其叶面积指数,进行树种配置时需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将不同生活型和具不同叶习性的植物合理混交配置,从而提高植被吸附和调控PM_(2.5)的能力,为优化城市绿化植物配置、降低空气中PM_(2.5)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类杀虫剂,它们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以往普遍认为其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暴露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非靶标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多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各类生物均具有急性致死毒性,但不同物种之间半数致死浓度(LC_(50))或半数致死剂量(LD_(50))差别较大,由低至高依次为昆虫(0.01~2.38 mg·L~(-1),3.7~81 ng·bee~(-1))、甲壳动物(0.59~37.75 mg·L~(-1))、鱼类(1.2~241 mg·L~(-1))、鸟类(15~>2 000 mg·kg~(-1))和哺乳动物(82~>5 000 mg·kg~(-1))。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亚致死毒性表现在降低繁殖力和生长速度、降低活动性、影响神经系统、扰乱代谢平衡、损伤DNA等。总体上看,吡虫啉的毒性最高,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的毒性较低。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毒性大小顺序随物种不同而不同。对于水生生物和非靶标昆虫,噻虫啉和噻虫胺的毒性较高,而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啶虫脒的毒性较高。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类杀虫剂的风险评估和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对影响容量法分析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霞  王锦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117-121,170
膜污染是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SMBR稳定运行和膜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膜污染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膜的特性(膜材质、膜孔径的大小及表面粗糙度等);膜组件的类型与结构;SMBR的运行条件(膜通量、抽吸泵抽停时间、曝气量与曝气方式、出水方式与水力停留时间等);污泥特性(污泥浓度、微生物的溶解性产物和胞外聚合物以及污泥龄等).改善膜和污泥的特性、优化SMBR的结构及运行操作参数能够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85.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运行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生活杂排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膜分离单元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在适宜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条件下,膜的透水率可及时、有效地恢复,使膜生物反应器能长期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86.
8年(1985—1992)的试验研究,证明杉木幼林套种籽西瓜不仅提高了林分的生物生产力,而且增加了林地养分归还量,促进了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有效地防止了林地的水土流失,是一种速生高效和生态协调的山地立体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7.
本文对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控制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对防制该病提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王浩  陈吕军  温东辉 《生态环境》2006,15(2):219-223
为了探讨天然沸石对NH4 的吸附规律,以浙江缙云出产的粒径为2~3.2mm的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公式,且对氨氮吸附量的极限值为1.624mol·kg-1;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1882h-1。通过监测溶液中各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可确定沸石晶体内与NH4 进行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 和Na ,二者占交换总量的96%以上;在交换反应初期,出现了由于沸石晶体中的离子在固液两相中的再分配所造成的离子交换的不等量现象。  相似文献   
89.
研究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Cd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λmax=512nm,ε=2.42×106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2.6%(自来水)和3.1%(河水).水样中Cd的含量在0—1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应用于自来水及河水中Cd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0.
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进行了粘土、Ca(CIO)2、AICI3、FeCI3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2)Ca(CIO)2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和慢性毒性;(3)AICI3和FeCI3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但其毒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