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通过对1989~2010年广东沿岸15个采样点牡蛎体内Pb含量的监测和有关历史资料,分析了粤东、珠江口和粤西沿岸海域牡蛎体内Pb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法(NCHI)评价了Pb的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牡蛎体内Pb的浓度范围为N.D.~3.65mg/kg,总体平均值为0.41mg/kg,从总体看其出现频数呈偏正态分布.牡蛎体内Pb的年际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并有微弱的上升;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珠江口>粤西3粤东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粤东和粤西牡蛎体内Pb浓度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珠江口牡蛎体内Pb浓度从2006~2010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广东沿岸牡蛎体内Pb的浓度未产生明显污染,对人体不具有非致癌性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沉淀一热解法制备了纳米级Co3O4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Co3O4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300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Co3O4催化剂对不同活性染料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20mg/L、250mL染料溶液中Co3O4催化剂加入量为150mg、反应2h的条件下,Co3O4催化剂对B—GFF黑、B—RN蓝、K—NR艳蓝3种活性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分别为95%,87%,77%;适当加入酸或碱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反应后染料溶液的pH为7.12~8.37,染料溶液初始pH为10.00时的脱色率最高为100%;Co3O4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介绍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连续提取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根际环境等,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应急基地是海上救助的保障.为了合理布局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对海上危险化学品应急基地优化选址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重点海域和事故多发海域的重点防护问题,兼顾非重点海域的应急反应需求,尤其保证对人的有效救助和污染的快速控制和清除,提出了多目标选址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最后,将此模型和算法运用于宁波-舟山海域应急基地选址中.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重金属污染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重金属进入土壤 -植物系统后 ,会在土壤中累积 ,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传递 ,危害人体健康。介绍了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进入植物体的不同因素 ,如 :土壤特性 (pH值、可交换阳离子容量等 )、有机物、根际分泌物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复合污染等 ;另外还介绍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几种评价指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云贵高原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和消光因素变化趋势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贵高原203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采用倾向率方法对能见度和大气消光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还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19km能见度、霾日数和消光系数的多年变化进行了气候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有84.2%台站出现了能见度减少趋势。减少最多为-11km·10a-1,最少为-1km·10a-1。减少的平均气候倾向率在1961—1979年为0.96km·10a-1,1980—2006年为1.6km·10a-1,高原平均能见度从60年代的约34km下降到目前的约27km。另一方面,有15.8%台站能见度有增加趋势,且多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稀少的高海拔山区。有71%的台站19km能见度频率出现减少的趋势,平均倾向率为-2%·10a-1,主要出现在高原东部和中部人口和工业稠密区。该地区同时也出现霾日增加的现象。Mann-Kendall检测结果表明,19km能见度频率减少和霾日数增加现象出现突变的时间相同。年平均消光系数发生突变的时间稍推后。认为能见度下降、消光因素增加的原因与人为排放污染物浓度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耕土壤Cd污染与植物修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农耕土壤的Cd污染问题对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作物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通过简述中国农耕土壤Cd污染现状和造成农耕土壤Cd污染的原因,并结合中原地区农耕土壤Cd污染调查情况,概述了中国近5年农耕土壤和农作物受到Cd污染的程度。总结近年来国家在济源开展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试点工程及湖南启动长株潭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程的修复效果,并简述了目前中国土壤的治理措施。最后,通过试点工程期间遇到的问题探究中国农耕土壤Cd污染的修复之路,展望未来Cd污染土壤修复工作的重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乡市区6个有代表性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结果发现市区公园表层土壤Pb、Cr、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22 mg/kg、91.35 mg/kg、0.57 mg/kg、115.63 mg/kg。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公园土壤中重金属Cr、Zn为轻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所有公园土壤都存在Pb、Cd和Zn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