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市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半参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性别和年龄层建立模型.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有一定的滞后效应,PM10在滞后0~3d(avg03)或0~5d(avg05)的移动平均值,SO2和NO2均在滞后0~2d(avg02)的移动平均值使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增加百分比(PI%)值达到最大,其中PM10、SO2和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全人群的PI%分别为1.72%、1.34%和2.57%.年龄365岁的老年人群对北京市空气污染物最为敏感,其次为年龄£14岁的人群;空气污染对女性的影响较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急性健康效应,采用单向回顾性配对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兰州市2001~2005年大气污染物浓度(PM10、SO2及NO2)短期升高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回顾性1:2匹配病例交叉研究的效应值(ORs)最大,在控制同期天气因素后,滞后3d 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 ,总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住院的ORs分别为1.002(95%CI:1.001~1.003)和1.002(95%CI:1.001~1.003);无滞后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总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OR值为1.005(95%CI:1.000~1.009);NO2在滞后1d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总心脑血管疾病OR值为1.022(95%CI:1.014~1.030);对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住院影响均在滞后2d达到最大,ORs值分别为1.021(95%CI:1.011~1.030) 和1.019(95%CI:1.005~1.033).在多污染物模型中,PM10仍对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NO2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影响均较单污染物模型中大.  相似文献   
13.
澳洲冷空气活动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联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澳洲范围700 hPa温度场的再分析资料和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通过谱分析方法,试析了澳洲冷空气活动对我国长江中下游主汛期降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此中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夏季,澳洲变温与涝年长江中下游主汛期的降水都具有77 d的周期,两者存在着77 d周期的遥相关,同时在77 d的周期两者呈现同位相振荡。也就表明在77 d的周期澳洲冷高压变动时经73 d后影响长江中下游降水。同时也得出澳洲冷高压强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少雨;澳洲冷高压弱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落,长江中下游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多降水天气。以上结论对长江中下游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气温与湿度的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平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呈现近似U型的非线性关系,其作用临界点为12℃,当平均气温低于12℃时,气温每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减少2.26%(95%CI-2.43,-2.09);当气温高于12℃时,气温每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增加0.92%(95%CI 0.72, 1.11).相对湿度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效应也呈现U型的分布特征,作用阈值为51%,当相对湿度≤51%时,相对湿度每增加10%,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减少3.43%(95%CI -3.47%,-3.38%);当相对湿度>51%时,其每增加10%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增加1.80%(95%CI 1.76%,1.85%).平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受相对湿度水平的调节.在低温环境下,相对湿度越小,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越显著,气温每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减少2.71%(95%CI -2.88,-2.53);;而高温环境下,当相对湿度较大时气温健康效应较强,即气温每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人数增加1.37%(95%CI 1.13, 1.6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兰州地区滴滴涕(DDT)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多介质暴露模型,结合兰州地区人群状况,计算了各年龄人群通过13种暴露途径对DDT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居民对环境中DDT终身日平均暴露量为9.20×10-4mg/(kg·d)(儿童)和5.25×10-4mg/(kg·d)(成人)。暴露途径中食物暴露为主导,其次是呼吸暴露,皮肤暴露作用很小。食物中贡献较大的为谷物和蔬菜。相应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1.27×10-7a-1(男性)和1.47×10-7a-1(女性)。兰州地区滴滴涕(DDT)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低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标准,兰州地区滴滴涕(DDT)人群暴露水平与天津、太原、太湖区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滴滴涕(DDT)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兰州人群的滴滴涕(DDT)暴露量为儿童大于成人,儿童是滴滴涕(DDT)暴露风险最高的群体。各项参数中,粮食和蔬菜摄食量和相应的滴滴涕(DDT)残留浓度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各年龄段人群对滴滴涕(DDT)的日均暴露量的分布特征,各输出变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3个AERONET站点气溶胶微物理特性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中国地区区域代表性较强且观测时间序列较长的3个AERONET站点(SACOL、香河和太湖),分析了其气溶胶微物理参数特征. 香河和太湖多年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别为0.67±0.66和0.72±0.44,是SACOL AOD平均值(0.38±0.27)的近2倍,且AOD变化范围较大. SACOL春冬季AOD较大,夏秋季AOD较小;而香河和太湖夏春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结合尺度分布、体积浓度等参数特征说明沙尘是SACOL春季最主要的气溶胶类型,香河春季受沙尘的影响也较严重,而太湖受沙尘影响的频率较香河要小的多;香河和太湖AOD最大值出现月份与细模态粒子体积浓度最大值出现月份一致,是由于细模态粒子的消光效率是粗模态粒子的3~4倍.细模态体积比(Vf/Vt)的年变化趋势与?ngstr?m波长指数(?)的年变化趋势相似,Vf/Vt和?均可以用来分析粒子尺度大小的年变化特征.但?1.7时,Vf/Vt大于0.6,以细模态粒子为主;而0.75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苯并(a)芘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Level Ⅲ逸度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苯并(a)芘在兰州地区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相间迁移通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大气的平流输入和化石燃料燃烧是该区域苯并(a)芘的主要来源,土壤是其最大的储库,占总残留量的99.6%;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别为1.61×10-10 mol·m-3、9.39×10-7 mol·m-3、7.13×10-4 mol·m-3和9.17×10-5mol·m-3,模型计算浓度与同期实测浓度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8.
应用Boyd理论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水中四氯乙烯(PCE)的吸附速率以及超临界CO2萃取PCE饱和活性炭的解吸附速率.结果表明,在0.5~48.0 h内,吸附速率曲线具有直线相关关系,R2=0.996 0,其吸附速率可用粒内扩散系数Di表示,Di=4.00×1010cm2/s;在超临界CO2解吸附过程中,在1~5 min内,时间与解吸附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2=0.947 5,其解吸附速率用粒内扩散系数Di/SF表示,Di/SF=-5.19×10-5cm2/s,比Di大105倍,说明超临界流体具有优越的传输性能;用Boyd理论可粗略描述活性炭吸附-超临界CO2解吸附PCE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兰州城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日均气压、气温、气湿、风速和降水量)资料,以及同时段的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Poisson回归,利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和呼吸系统疾病类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当日API上升1个四分位间距(48个单位)时,当日总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5.50%(95%CI 4.03%~6.99%),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男性在API上升滞后第1 d RR值最高,为1.058 3(95%CI 1.039 7~1.077 2),女性则在API上升当日RR值最高,除滞后第3 d和第4 d,其他滞后各天RR值均低于男性.API上升对16~64岁人群的影响只在当日和滞后第1 d有意义,对≤15岁者和≥65岁者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以滞后第5 d和第4 d RR值最高,分别为1.063 6(95%CI 1.043 4~1.084 1)和1.047 6(95%CI 1.017 6~1.078 6).API上升当日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者日住院人数增幅最大,RR分别为1.059 5(1.040 7~1.078 7)和1.056 0(1.030 6~1.082 1),肺炎患者日住院人数滞后效应高于URTI.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可增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呼吸系统疾病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GAM模型的四川盆地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四川盆地臭氧(O_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6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四川盆地O_3污染愈发严重,高值污染区呈扩张态势,污染区主要位于盆地西部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内江一带和以广安为中心的周边区域.O_3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110.70±41.52)μg·m~(-3)春季(95.24±41.23)μg·m~(-3)秋季(67.58±39.55)μg·m~(-3)冬季(47.17±41.15)μg·m~(-3).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发现O_3浓度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间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以及气温对四川盆地O_3浓度影响较大,而风速、气压以及降水量对O_3浓度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构建GAM模型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O_3污染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识别,并对2017年O_3浓度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显示GAM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四川盆地各城市O_3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