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1.
为克服水文频率线型选择和综合过程中,贝叶斯因子求解时参数先验分布确定和线型边缘分布数值积分这两个难点问题,联合应用了贝叶斯采样方法和最大熵原理(POME)求解参数后验分布表达式,然后应用参数采样结果中逐个样本近似求和方法代替线型边缘分布积分过程,进而建立了贝叶斯因子求解新方法。实例分析和Monte-Carlo统计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和参数取值大小等因素对贝叶斯因子和水文线型后验概率求解结果影响较大;由于BIC准则的实质是通过寻求一组最优参数值进行贝叶斯因子求解,因此在受到不利因素影响时参数估计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误差,使得BIC准则的分析结果也存在较大偏差。贝叶斯因子求解新方法能够克服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分析和描述参数不确定性,使得分析计算结果明显改善,因此所提新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2.
洪灾综合风险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灾风险研究从单一风险转向综合风险,将是防洪减灾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结构特征分析则是洪灾综合风险研究的首要任务。首先,应用灾害学的研究理论探讨洪水灾害的风险性,建立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绝对性、承灾体易损相对性及用于洪灾风险宏观评价的灾情损失评估所组成的洪灾风险分析的宏观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量化途径;其次,从模型分析的角度,分析了由洪水风险、防洪工程风险、防洪投资风险、洪泛区风险、洪水生态环境风险和防洪决策风险6个方面组成的洪灾综合风险特征,构建以洪水为中心的洪灾风险链的微观结构,并应用概率论方法,给出了相应的量化概念模型;最后,对洪灾综合风险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3.
植被恢复工程对黄河中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剧烈的人类活动可快速地改变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格局,并对地表参量和水文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论文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Grain for Green Project, GGP)的重点区黄河中游为例,利用5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了区域LUCC的过程与趋势,并探讨了GGP对下垫面地表参量及水文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GGP并未显著地改变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但改变了各土地类型的转换速度和平衡状态。GGP实施前各类型间相互转换频繁,处于动态平衡态势,而 GGP实施后以土地类型单向转换为主,处于不平衡态势,以耕地单向转为林草地为主。2)不同子流域间LUCC存在差异。GGP前汾河流域变化速度较其他区域快,呈准平衡状态;工程实施后的前期,河龙区间与渭河流域的净变化率以及总变化率较快,而后期差异不显著,呈不平衡状态。3)GGP显著地改变了下垫面地表参量和水文要素。GGP的实施使得NDVI、LAI和发射率显著增加,而反照率显著下降,以河龙区间尤为显著;径流系数显著下降,而蒸散发系数显著增加,尤以河龙区间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14.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最主要途径,而人才培养必须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足培养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变化的高级安全专门人才。为此必须进行宽口径、重基础、淡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5.
对国际商业银团贷款合同中包税条款在中国法律项下是否具备合法性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国家有关税收法规及国家税务机关的具体解释,提出了在实践中应如何针对包税条款出具法律意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在我国金属矿山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各种型式的通风网路结构,获得了较好的通风防尘效果。但是,由于复杂通风网路解算上的困难,至今对某些复杂角联通风网路的分风状况及其风阻、阻力与调节等,尚未进  相似文献   
117.
武山铜矿北矿带(以下简称武山铜矿)矿石平均含硫量为26.5%,属于高硫矿床,具有自燃发火倾向。矿石类型有含铜黄铁矿、含铜高岭土、含铜角砾岩等,矿物成分有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矿床氧化作用很深,淋滤作用剧烈,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氧化带、次生带和原生带。最大氧化深度至—300米以下。大部分矿石为粉末状、松散状,少部分为块状。采用分层崩落采矿法,水平浅孔落矿,炮孔直径40~42毫米,孔深1~1.5米,人工装填柱状硝铵炸药,导爆管起爆网路。  相似文献   
118.
澜沧铅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测评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井下作业点空气中CO、SO2、H2S、NO2和CO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将测定结果与进行比较,发现澜沧铅矿井下部分作业地点空气中CO、NO2和CO2浓度超过规定标准.根据分析、评价的结果,结合该矿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改善井下空气质量的通风排毒等技术措施,以及防止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使澜沧铅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浓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9.
高层建筑危急情况下的电梯疏散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美国的“9·11”事件 ,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高层建筑发生危急情况时人员安全疏散问题的关注。笔者首先介绍了在危急情况下 ,高层建筑中利用楼梯逃生的弊端和使用电梯疏散的优越性 ;然后阐述了高层建筑电梯疏散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最后从原始的电梯紧急疏散系统 (EEES)、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因素、风险评估、疏散模型 4个方面介绍了其具体的组成。分析和研讨结果表明 ,电梯疏散系统以其高效、应用面广等特点 ,势必会在危急情况下 ,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本文论述了雨水资源和目前世界各地雨水利用的概况,提出了家庭用水和农业用水雨水资源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