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出露于新疆西准噶尔北缘萨吾尔山北坡哈尔交一带的哈尔交岩体和阔依塔斯岩体同时形成于早二叠世的拉张环境,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前者Na2O K2O、Zr、Hf偏高,Rb、Sr、Nb、Th、Rb/Sr、Rb/Ba偏低,∑REE=99.66~249.47,平均为177.08,δEu=0.66~0.77,平均0.72。与区内华力西中期形成的“I”型花岗岩中的到性岩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I”型花岗岩;后者富硅、碱、高∑REE,低Ca、Mg、Al,δEu=0.15~0.23,与典型“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一致。两种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是在碰撞造山之后的应力松弛阶段,随着扩张程度的不断增强,岩浆向着硅、碱和稀土元素含量增加的方向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辅助工艺处理天然气净化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微波辅助工艺处理天然气净化废水的应用研究,考察了废水色度、COD、SS、含油量和细菌的去除效果以及对废水腐蚀率的降低作用,并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的常温对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絮凝工艺中絮凝剂PAC和PAM的用量较常温下减少了100 mg/L和5 mg/L,絮凝沉降时间仅为常温絮凝的1/4,最佳微波辐照时间下废水的COD去除率比常温条件下提高4.6%。微波工艺处理后,难降解天然气净化废水的含油量去除率达到了94%、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死亡率达97%以上,废水腐蚀率降为原来的1/7,废水可生化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可直接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实验表明,微波辅助工艺对难降解天然气净化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澄迈6个村为对象,采集3种蔬菜及其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硒、镉、铅的含量,探讨蔬菜中硒、镉、铅的分布富集特征及土壤硒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硒、镉、铅在澄迈3种蔬菜/土壤中的分布为,蔬菜中Pb>Cd>Se,耕作土壤中Pb>Se>Cd;3种蔬菜对镉的富集性最强,硒次之,铅富集性最弱;元素种类是影响元素在土壤-蔬菜系统中分布、富集的主要因素。与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相比,澄迈蔬菜耕作土壤中镉含量高于背景值,而铅含量低于背景值,澄迈应重视镉对农产品的潜在污染风险的防范。土壤硒对3种蔬菜富集镉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应,而对土壤中铅具有较明显的伴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毒死蜱(Chlorpyrifos,Dursban,Lo-rsban)的化学名称是0,0-二乙基-0-3,5,6—三氯—2—吡啶硫代磷酸酯,于1965年由美国研制,不少国家已经将它引进用以控制蔬菜、果树、粮食作物中的食叶害虫。我国四川省化工研究所也已合成此农药,并由四川省农科院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效果良好。在蔬菜、水果中毒死蜱残留量测定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Braun 等人采用乙晴、氯仿、苯等提取植物中残留的毒死蜱,溶液毒性较大。Maini 等人采用乙酸乙酯提取  相似文献   
15.
庄承彬  陈晓宏  黄薇颖  彭涛 《生态环境》2010,26(6):1354-1357
径流丰枯聚类研究的传统方法多建立在年径流量的单一指标之上,容易导致分析的片面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衡量流域多年径流丰枯状态的三维指标因子及权重,将其耦合到k-means聚类法的相似度计算与收敛分析中,在此基础上对对多年径流进行丰枯聚类,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指标因子的流域多年径流丰枯k-means聚类法。以该方法对广东省鉴江流域下游化州站1956—2006年的径流系列进行聚类分析,并与基于年径流量单一指标的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较全面且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状态及开发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国际河流流域地形复杂、海拔高、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丰富,出境水量大,水质好,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和社会发展融入国际的步伐加快,对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也必然要按照国际法或国际惯例。首先对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自然状态,我国在各自流域中的地位、开发利用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讨论国际河流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准则;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各个河流的特点,提出建议: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西南国际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今后应以水资源保护为主,优先发展航运和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相关国家共同开发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跨界水资源冲突动因与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浩  刘陶  黄薇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05-712
跨界水资源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跨界水污染、取水、水利工程、河道采砂冲突。以区域利益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发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主要动因有:①区域竞争引发跨界水资源冲突;②水资源空间特性引发跨界冲突;③水资源外部性引发跨界冲突;④水资源准公共品属性引发的跨界冲突。基于博弈理论,跨界水资源冲突协调可分三个阶段、五个步骤开展。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实施跨界水资源冲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关键影响因子的识别;第二个阶段为协调阶段,主要包括调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第三个阶段为实施阶段,主要为协议的达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日益严峻,为实现废气的达标排放,采用吸附冷凝回收与生物氧化联合工艺对炼油污水废气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污水构筑物进行加罩密封后,将废气收集及输送,采用分区收集、分类处理的工艺方法,先对废气收集系统的高浓度废气采用脱硫、吸附冷凝原理进行预处理,再与低浓度废气混合进入生物氧化滴滤段与过滤段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炼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池体构筑物逸散出的H2S、有机硫化物、酚类、烃类等有害气体,实现废气的达标排放。其中,通过吸附冷凝回收工艺,高浓度段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可稳定在60%以上,通过生物氧化联合处理工艺,低浓度段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可稳定在40%以上,且氨、硫化氢、甲苯、二甲苯的总去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满足国家标准规范排放要求及地方环境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影响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汉江中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的特点,以鱼类为指示生物,初步探讨了上述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汉江中下游鱼类的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梯级开发对河流径流过程和水温过程均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正在大规模地进行水电开发,随着这些梯级水库群的建设,自然河流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流量过程和水热过程发生变化,导致流量和水温均化,引起了一些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结合金沙江下游正在建设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对比分析了梯级水电工程径流调节后与天然过程的差异程度,探讨了河流径流过程和水温过程均化现象对生境的影响。将均化系数λ引入,定量计算了水库调节对天然径流的均化作用;采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k-ε水温模型,初步分析了梯级水电工程对水温过程均化作用。最后提出减小梯级水库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