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森林公园旅游业是中国森林旅游业的主体。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状况,并基于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及直接就业效应,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森林公园旅游业的间接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就业效应可观。测算数据显示,2011-2020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总体就业量为512.1万人,其中直接和间接就业量分别为238.5万人和273.6万人。  相似文献   
92.
超超临界锅炉SCR脱硝工艺及其调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望亭电厂超超临界锅炉脱硝系统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其调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脱硝系统国产化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93.
94.
模拟生物采样和原位鱼体生物富集水中PAHs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SPMD)模拟了生物富集水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并且可以用来监测生物有效态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但是在野外条件下SPMD和鱼体生物富集作用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本工作在太湖梅梁湾选取了5个站点,同时放置SPMD和笼养的鲫鱼暴露32 d,以研究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在SPMD和鱼体内的富积规律.结果表明,SPMD和鲫鱼所富集的多环芳烃在组分构成和相对富集量上类似,不同采样点的各种多环芳烃的生物浓缩因子(lg BCF)和器件富集因子(lg DC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 1).定量的分析数据表明,鱼体和SPMD对PAHs的富集量在脂类归一化后差异不大,两者的比值在0.47和4.12之间变动,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认为,SPMD能够模拟淡水湖泊中鱼类富集多环芳烃的过程,可以用来估算多环芳烃在鱼体中的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95.
利用薄膜梯度扩散(DGT)原位采样装置获取了骆马湖全湖8个典型湖区泥-水界面(SWI)活性磷(P)、铁(Fe)、硫(S)垂向分布信息,据此定量估算三者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剖面P、Fe、S浓度范围分别为0~2.05,0~11.10和0.01~0.63mg/L,并在微小尺度呈高度空间异质性.在水平方向上活性P、Fe主要表现为西北湖区高于东南湖区,而活性S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就垂直剖面而言,活性P、Fe、S自界面向下呈升高趋势,并在60mm深度内出现峰值,且活性P和Fe剖面呈明显的同步变化特征;活性P、Fe在多数点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5,P<0.01),且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的总铁与总磷比值[w(∑Fe)/w(∑P)]均高于15,这表明Fe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骆马湖内源磷释放起重要控制作用;8个采样点样品中活性P、Fe、S交换通量分别为0.066~0.698,1.671~5.592和0.007~0.071mg/(m2·d),表明P、Fe、S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西北湖区表现出较高的P通量和活性P浓度,这可能会增加南水北调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应予以重视.以上结果支持了P、Fe耦合释放机制,明确了骆马湖SWI的活性P、Fe、S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96.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城市垃圾产生量随年度变化的规律,垃圾产生量与人口和GDP的关系,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的垃圾组分。简要介绍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方法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
采用过滤法与吸收法联用的采样方法,测定燃煤电厂烟气中Pb,并通过试验考察4种不同的吸收液和4种不同采样流量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ol/L HNO_3、体积分数为5%的HNO_3+10%的H_2O_2和体积分数为1.6%的HNO_3+2.5%的HCl 3种吸收液均对Pb起到良好的捕集作用,且测定结果相近。采样流量控制在20 L/min吸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
铜对夏腊梅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铜处理对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种子萌发、根伸长抑制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铜浓度与夏腊梅根伸长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萌发率相关性不显著.(2)铜处理对夏腊梅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 EC1.11.1.7)具有激活效应,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随铜浓度的增大先略降而后逐渐升高.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EC 1.15.1.1)和过氧化氢酶(CAT EC 1.11.1.6)存在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9.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所接收,并逐步深入到社会发展计划及区域政策制定中。以区域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区域格局优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与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等5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其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有助于认清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格局形成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这对于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及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和201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7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借助SPSS、GIS软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分析其综合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异,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综合发展分值有所提升,但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整体呈现出以武汉和长沙为中心,以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发展格局,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较弱,制约各城市群发展的因素各异。因此,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努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转变经济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的投资强度;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区位及资源、科技人才优势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区域宏观调控,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平衡区域内部均衡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及内部差异,促进技术转移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0.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9种酯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9种酯类有机物,加入硫酸钠盐提高灵敏度,当硫酸钠过饱和时,吹扫捕集效率最高。9种酯类有机物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14μg/L~0.25μg/L,模拟样品平行测定的RSD为0.6%~1.8%,加标回收率为80%~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