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696篇
基础理论   251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讨论了广东坡地红壤类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现象,阐述了岩性、地形条件、水文动力学对颗粒组成空间分布的影响,指出地形条件、水动力学作用对广东坡地红壤类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广东所处区域的生物气候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2.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在分析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有效含水量与土壤物理粘粒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数学模型、土壤月均贮水量与月降雨总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和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数学模型及各分量与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3.
刘晓伟  谢丹平  李开明  金中  江栋  李明玉 《生态环境》2011,20(11):1713-1719
通过分析底泥氮污染物释放规律和转化过程,以及底泥生境、氮形态变化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规律,探讨了不同曝气复氧条件影响底泥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生物代谢、物理化学联合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曝气复氧对底泥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是一个包括微生物代谢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的复杂联合作用过程。水体好氧环境的改变主要引起参与底泥氮循环的硝化、亚硝化和反硝化功能菌群群落结构的演变,对异养菌和氨化菌的影响不大,证明环境好氧条件的改变对底泥有机质生物分解产生氨氮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影响不大,主要对底泥释放的氨氮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转化过程产生大的影响。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底泥释放的氮素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以NH4+-N和NO3--N的形式进入试验体系,并在特定的氧化还原电位(临界值-200 mV)和pH(临界值6.70)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在底泥中以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等不同形态氮相互转化,同时,在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中部分输入上覆水体。在低溶解氧组实验条件下[ρ(DO)〈0.5 mg.L-1],底泥向水体输出氮总量为底泥可转化态氮的19.7%,主要为氨氮,最大释放速率达到289.13 mg.m-2.d-1,释放的质量浓度可达到18.8 mg.L-1;好氧条件下(DO饱和),底泥向水体输出氮总量为底泥可转化态氮的1.8%;好氧-缺氧条件下为11.7%,主要以N2的形式释出系统。  相似文献   
13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明南雄县烟区三种土壤类型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特性,烤烟在各生育期吸收养分的规律,不同土壤类型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根据三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提出优质适产烤烟因土施肥技术方法,为南雄烤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35.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强度也在不断改变。作为一种强生物损伤性物质,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备受关注。鉴于生态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其毒性效应机制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综述了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斑马鱼不同生物结构层次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总结并比较了不同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机制和毒性强度。同时就目前斑马鱼在水环境污染评价、水质综合毒性测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展望。研究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富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对开展水环境中突发有机污染的早期预警及水环境安全评估、人体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综述了环境材料的实质、特点及其与传统材料在主要内涵、研究重点、评价指标体系和材料选择原则的差异 ,并介绍了环境材料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high NO2/NOX ratio in the after-treatment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its performance and achieved by NO catalytic conversion in diesel oxidation...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基质对马拉硫磷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天然土壤、煤渣、沸石、砾石对马拉硫磷的吸附特性,为人工湿地处理含马拉硫磷废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马拉硫磷浓度为2.25 ~ 90 mg/L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4种基质对马拉硫磷的等温吸附过程,并且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Langmuir方程.马拉硫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大小依次为天然土壤(9.9304 mg/g)>煤渣(1.6173 mg/g)>沸石(0.6039 mg/g)>砾石(0.3965 mg/g).4种基质对马拉硫磷的缓冲能力大小依次为天然土壤>煤渣>沸石>砾石,即当进水马拉硫磷浓度波动较大时,作为湿地基质天然土壤使人工湿地系统维持稳定出水水质的能力最强.马拉硫磷浓度为4.5 mg/L条件下,吸附动力学模型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4种基质对马拉硫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说明4种基质对马拉硫磷的吸附是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天然土壤和煤渣适宜作为处理含马拉硫磷废水的人工湿地基质.  相似文献   
139.
张羽  孙力平  钟远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4):1681-1687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承担者,其处理能力不足势必会对下游水体产生严重影响,也给水体的再生利用带来了难度,污水处理厂的去除效率变得尤为关注。以2014年3-12月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氮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其脱氮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脱氮效率偏低,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5.61%,且出水仅达到二级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水厂进水C/N、水温对总氮的去除效率影响很大;水厂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7.40%,其去除率受进水NH4+-N浓度影响很大,水厂对高浓度的进水NH4+-N(大于70 mg/L)去除效率偏低,而进水NH4+-N小于60 mg/L时,出水NH4+-N基本能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水厂出水的亚硝态氮含量很高,其主要受溶解氧和C/N的影响;水厂对有机氮的去除效果不佳,需要采用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0.
铬渣制取铬黄淋滤液中过量铅离子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累托石做吸附剂来处理铬渣淋滤液制铬黄过程中产生的过量Pb^2-。当pH为5.6~7.3,反应时间90min,吸附剂与水量比为24g/L.pbe^2 浓度由2.5mg/L降到0.05mg/L,Pb^2 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外排废水符合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