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美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监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套有效的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已成为保证中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数据质量的生命线。为加强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的建设,总结了美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简要介绍其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并提出了对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2.
通过对浙江省统一开展部署和行动,现场调查收集全省7 507个施工工地、3 923个堆场以及不同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真实活动水平数据,并基于点源地理信息和路网信息图层,采用排放系数法和ArcGIS工具构建了浙江省2015年3 km×3 km高空间分辨率扬尘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浙江省扬尘源PM10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为24.26×104 t和6.00×104 t,其中PM10和PM2.5排放贡献均主要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分别贡献37.7%和39.3%,道路扬尘分别贡献36.5%和39.1%。从城市空间分布来看,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扬尘排放总量居于全省前四,舟山市最低,而城市主城区排放量显著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393.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模拟与交叉检验,并对三峡库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法整体插值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插值法。但通过站点误差分析,协同克里金法并非对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都高。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中2个高海拔站点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协同克里金的空间插值效果。由插值得到的三峡库区降水分布图可知,大部分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处于 1000~1200 mm ,而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约占年降水量的45%。  相似文献   
394.
以土壤及场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对象,较为系统地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污染土壤及场地的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并结合当前土壤及场地污染的新特点,提出了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5.
本研究在控制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三层分配体系。逐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权重法逐层分配水环境容量。实现了不同类型污染源之间、不同点源之间的水环境容量分配,结合污染源排放现状,得出不同类型污染源及不同点源的污染负荷削减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96.
针对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埋钻事故,从工程地质、土力学以及成孔方面分析了埋钻的原因,并介绍了处理埋钻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7.
探讨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呼吸强度等微生物学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深入揭示夹竹桃根系分泌物的微生态效应,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溶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K,15 mL去离子水作为对照;LC,5 mL分泌物+10 mL去离子水;MC,10 mL分泌...  相似文献   
398.
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比较,或者说如何判断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是检测实验室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应用场景包括方法标准验证实验、新方法与经典方法间的比对,特别是在缺少标准样品、测试数据不满足t值检验的条件下,选用合适的判据尤其重要。以采用单波长激发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Cd、As、Pb、Cu、Zn、Ni、Cr、Co、V、Mn、Mo、Sb等重金属含量所得数据为例,探讨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附录B中规定的"数据对t值检验法"的不足及改进办法,即用数据对相对偏差和再现性限合格率作为判据,判断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一组验证样品分别用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测定,在数据对t值检验的基础上,取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与相关限值进行比较,或者取两者的差值与基准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再现性限进行比较,利用合格率大小协助判断了两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日常质控技术规范中关于精密度的规定,实用性强,是一条将数理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合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