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41.
采用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分别考察了一级和二级EGSB反应器(EGSBⅠ和EGSB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高效去除COD和NH3-N,EGSBⅠ主要用于去除COD,EGSBⅡ主要用于去除NH3-N。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EGSBⅠ12 h+EGSBⅡ12 h),系统对952 mg/L的COD、41.3 mg/L的NH3-N、34.55 mg/L的挥发酚、295.8 mg/L的硫氰化物和0.89 mg/L的氰化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1%、81.3%、100%、98.1%和89.9%。出水COD、NH3-N、挥发酚、硫氰化物和氰化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8、7.7、0、5.7和0.09 mg/L。出水NH3-N、挥发酚和氰化物浓度均低于《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直接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42.
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采油废水产生量的逐渐增大以及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显得十分必要。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冀东油田采油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铁屑粒径、pH值、Fe/C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微电解工艺的因素主次关系为:pH>Fe/C质量比>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pH=5,Fe/C质量比为7∶1,反应时间50 min下,原水COD由170 mg/L降至95.6 mg/L,去除率达43.85%,出水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
基于AHP和DEA模型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面广、周期长、随机性等特点,在评价上存在较大难度。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选取该市1998~2008年农业生产和面源污染相关数据,运用偏好锥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其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998~2008年,无锡市农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近三年累计上升幅度达22%。表明近年来无锡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提出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和方法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The effects of manufacturing parameter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dium density fibreboard (MDF) bonded with modified soy protein-based glue were studied to find an appropriat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DF made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wax emulsion were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ter repellent had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y protein-based MDF boards. The fiberboards bonded with soy protein-based glue showed stronger water resistance properties than those bonded with urea–formaldehyde (UF) resins. Furthermore, the soy protein-based MDF boards had good quality [25.2% 24 h soak thickness swell (TS), 29.9 MPa modulus of rupture (MOR), 3130 MPa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which met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Practic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i.e., glue content 8.0%, hot-press temperature 200 °C, and hot-press time 150 s.  相似文献   
45.
好氧+物化组合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邳州某二甲醚生产企业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好氧+物化组合工艺在处理甲醇废水中的应用。该工艺具有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的优点,系统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国家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的排放要求,可对二甲醚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干旱定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耿鸿江 《灾害学》1993,8(1):19-22
本文列举了干旱的几种定义,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认为干旱的各种定义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试图统—干旱定义是不现实的。各学科在干旱研究上应加强相互协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分析后认为,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投入、注重技术相互结合的综合型管理模式,在继续强化执法监督的同时,不断提高环保投入的比例和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是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迁安市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迁安市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采取钢铁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副产品、工业固体废物、余压、余热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措施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基于GIS的上海市嘉定区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2012年上海嘉定区9个气象站点的小时降水资料,结合嘉定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暴雨积涝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各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指数模型对各因子基于500 m×500 m栅格的基本单元进行计算,编制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图,构成嘉定区五个等级的风险,分别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区划结果表明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危险性指数从中心向外围成递减的趋势,且嘉定镇、新城和工业南区相对风险较高,华亭、徐行、南航和江桥风险相对较低。经嘉定区历年暴雨积涝灾情资料、典型暴雨积涝案例和专家的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的结果和实际灾情符合度较高,对嘉定暴雨积涝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谭桂容  耿新 《灾害学》2015,(1):75-81,86
利用山西省66个测站1960-2009年秋季(9-11)月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EOF及Morlct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结构特征,建立了秋季连阴雨强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秋季年际区域性连阴雨次数和阴雨日数呈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过程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连阴雨次数的累积距平表现为"三升两降"型变化;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1970年代中期,有5~6年的周期变化,1990年代后期有2年的周期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呈"波动状"变化规律;全省秋季连阴雨从南到北呈递减分布,除北部的天镇、山阴、繁峙等呈增加趋势外,各代表站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南部、东南部及五台山为连阴雨多发区,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为少发区;山西秋季连阴雨存在2~3年、8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8年左右振荡周期的振幅最大,能量最强,是周期振荡最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