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在对降雨系统时序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集成降雨时序分析与预报模型,根据上海市降雨和实际测点布置的特点,提出了两套降雨预报策略,根据热力背景的不同,建立了城市降雨空间差异预报模型,经初步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城市规划,排水市政工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2.
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采用2000年3-6月中国省级报刊发布的风沙灾害信息800多条,建立了含有2600个案例的数据库,据此重建了2000年全国14场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风沙灾害致灾灾次Zc和承灾体指数CH,构建了风沙灾害危险度Wx,编制了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图。研究表明:风沙灾害Zc高值区与CH高值区在区域上错位,前者在内蒙古中西部,后者在华北平原。风沙灾害危险性Wx高值区分布的北界为国界;西南界为阿拉善左旗-甘肃定西县-浙江北部的杭州市;东北界为内蒙古中部锡林浩特市,多伦县-河北东北丰宁县-秦皇岛市所围的区域。这个区域应用为我国风沙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其中Wx为3.5以上的带状区域,即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山西北部、京津及河北应为防沙治沙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23.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4.
李曼  武宾霞  叶涛  史培军 《灾害学》2013,(1):153-159
在中国,由民政部门提供救灾专项资金是救灾的一项重要手段。民政救灾资金的实际支出与当年自然灾害的多寡、灾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进行当年预算时往往难以确定其具体额度。以1985-2009年全国救灾数据和灾情数据为基础,对除民政救灾储备与冬令春荒救助资金以外的历年救灾支出进行了统计建模,估计了在2009年的人口基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年度民政救灾数量需求(实物单位)。通过设置不同的救灾标准情景,模拟了不同情景下中国民政救灾资金年度总需求。结果表明,在不同标准下,年度民政救灾资金的平均需求为157.9~477.1亿元。本研究估计的结果可为民政和财政部门制定有关预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采用1900-2010年0.5°×0.5°的降雨数据诊断全球、七大洲和IPCC26个陆地分区的降雨气候态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1)在气候态降雨量上,全球年均降雨量主要分布在30°S~30°N,特别是20°S~20°N,仅非洲和南美洲年均雨量高于全球。年均降雨量SEA(东南亚分区)最高,SAH(撒哈拉分区)最少,不同季节伴有不同变化。(2)在变化趋势上,1900-2010年全球降雨量变化趋势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且以减少趋势为主。在大洲上,亚洲、非洲和南极洲呈减少趋势,且6-8月减少最多,9-11月减少最少。在IPCC 26个陆地分区上,12个分区呈增加趋势,14个分区呈减少趋势。(3)在波动特征上,1900-2010年全球陆地降雨量波动特征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周边地区、南美洲西部山脉地区和南极洲内陆地区,不同季度的降雨量均大于年均降雨量波动特征,且大洋洲和南极洲四个季度波动特征大于其它五个大洲。在IPCC 26个陆地分区上,仅8个分区年均降雨量波动特征波动特征超过了0.10。  相似文献   
126.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怡  史培军  徐伟  刘婧  钱瑜  陈磊 《灾害学》2010,25(3):119-124,129
介绍了恢复力的起源及基本内涵,并对恢复力内涵研究中的两派主要观点(工程恢复力和生态恢复力)进行分析与比较。随后,全面回顾并论述恢复力主要应用领域的重要概念模型与研究动态,分析总结各应用领域的恢复力量化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力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需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