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动态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团聚体和化学成分的碳、氮组分对碳源和氮源输入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土壤不同碳、氮组分及其计量比对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的响应特征,本研究基于在温带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样地建立的长期(8年)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土壤不同团聚体碳、氮组分、可溶性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长期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含枝、叶和球果)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碳、活性碳及大团聚体(250~2000 μm)和微团聚体(53~250 μm)碳、氮组分的含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氮及活性碳组分的相对和绝对含量;但土壤黏粉粒(2~53 μm和<2 μm)碳、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各碳、氮组分比值在不同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地上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显著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性.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和数量凋落物的输入及氮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不同碳、氮组分的含量,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各碳、氮组分的比值.  相似文献   
82.
从性能设计的角度来看,结构目标可靠度应该与国家和社会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小相适应.采用国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指数作为衡量社会承担风险能力的大小,通过算例计算出中国不同时期与国力相符的结构目标可靠度水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算例计算了中国有代表性的4个省在2004年与其经济实力相符的相应的结构目标可靠度水平.所提方法能够得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合理的可靠度水平,为可靠度规范修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硫脲为掺硫前驱物,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氨水的微乳液体系合成了掺硫的纳米TiO2粉体;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烧结温度通过影响TiO2的晶型转变和颗粒尺寸来影响其光催化性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先是...  相似文献   
84.
以甲基紫吸附去除效率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淀粉(ST)、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引发剂(K2S2O8/NaHSO3)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法制备交联淀粉微球(CSM)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镜扫描仪(SEM)、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CSM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优化条件下水浴和微波两种不同加热方式合成CSM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MBAA成功与淀粉交联成类球状聚合物,聚合微球平均粒径约为9.253μm,聚合微球明显增加了微孔面积,微波加热合成的CSM对甲基紫的吸附率高于水浴加热合成的CSM.  相似文献   
85.
在电梯的监检过程中,对于中性线(N)与保护线(PE)的检测,往往侧重于机房内部接线,而对其自身是否存在问题经常不被重视,所以,在检验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线是否可靠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86.
阿海水电站是金沙江中游梯级电站之一,电站水库水深较大,枯水年易形成水温分层,造成库区和下游河道的水温环境大幅变化,对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立三维水温模型,利用实验室异重流资料验证了模型在分层流动计算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阿海水库枯水年水温分布进行数值预测。研究表明:(1)冬季和春季由于上游来水温度较低,库首形成弱分层,4月份垂向温差最大为459℃;(2)库区下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与天然情况相比出现了滞后性,2~3月份下泄水温有所降低,9月~翌年1月份下泄水温有所增高;(3)水库蓄水后,冬季水温极小值有所增高,在11、12月份温差分别为2.30和2.09℃。  相似文献   
87.
事故概况:嘉兴市某小区高层电梯遭受雷击.导致随行电缆及机层、控制层上元器件损坏严重,电梯处于报废状态。虽然以往也有多次出现电梯遭受雷击导致损坏的现象,但大多比较轻微,多为部分线路及控制板损坏,从未出现雷击导致电梯报废情况。  相似文献   
88.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FPGA的视频监控主机系统硬件设计中的多路视频采集电路、USB接口电路、串口转换及通信电路、EEPROM电路等电路的设计,单片机和FPGA的并行使用,可以使数据传输更加协调,提高系统可靠性.该硬件系统能够实现视频信息的存储及传输,报警信息自动存储,USB信息拷贝,允许多路同时报警及远距离控制云台等功能,使得监控控制系统工作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重点和难点.农村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两散的特点,政府的大量投入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需要反思当前以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以自主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现状,构建了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和框架:研究自主治理的基本条件和博弈均衡结构,对应分析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假设条件、博弈关系和政策供给;将自主治理的经济分析和治理结构相结合,在典型调研和面上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治理层次,以及典型模式,提出可供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借鉴的框架体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的自主治理提出建议,并对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0.
β-羰基膦酸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著名的Horner-Wadsworth-Emmons(HWE)反应中用于合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为克服现有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存在的缺陷,在一种无溶剂环境下利用烯烃、亚磷酸酯和氧气为原料,铜/铁共催化氧膦化酯制备β-羰基膦酸酯.结果显示:该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底物普适性,利用简单易得的起始物料有效地获得一系列β-羰基膦酸酯,并能获得32%-77%的收率.此外,将该反应放大至10克级其收率没有显著下降.进一步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及HRMS等技术对β-羰基膦酸酯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用、成本低廉、高效、绿色工艺合成β-羰基膦酸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