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7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88年5月28日14时左右,金坛市一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发生一起因防爆开关内部放电,产生的明火引燃现场可燃气体而发生的爆炸事故,造成4死数伤。该生产装置已运行1年多。事故后,对事故防爆开关进行解析后发现:该开关内部固定在胶木之间的一个电触头连同连接导线整体脱落,带电线端与接地良好的开关金属外壳发生放电。线端放电的电疤痕清晰.铸铝外壳放电部位被击穿出直径约为8mm的不规则孔洞,与之相对应的安装开关座的混凝土墙面上有约4cm2熔融金属沫溅迹,行家们一致确认此处就是着火点。事故原因可能如下:由于开关长时间过载,超负荷…  相似文献   
32.
安徽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50余年来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安徽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应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安徽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耕地保护的对策,并将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该成果对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生物膜是多孔介质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群落,会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并影响粒子的迁移沉积。采用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耦合方法(LBM-DEM)研究了悬浮粒子在覆盖生物膜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发现生物膜的存在会降低孔喉尺寸和DLVO排斥势垒,这有助于增强悬浮粒子的沉积。进出口压差是影响粒子滞留率的主要因素,低进出口压差下粒子无法突破排斥能垒,高压差下流体力通过改变粒子的沉积位置可提高渗透率。溶液离子强度变化主要影响排斥屏障。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对压差变化响应较小;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受进出口压差的影响较大。此外,从介观角度观察入流速度对悬浮粒子黏附与滚动的影响,发现粒子的初始沉积点与来流方向的角度随着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4.
不同密度螺-草结构对养殖尾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以苦草为对照组,构建环棱螺螺 草生态系统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比较不同密度螺 草结构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螺草互作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螺 草组合对养殖尾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以中密度组(螺密度50 ind/m3)的去除效果最优,25 d对Chl a、CODMn、TN、TP、NH4+ N、NO3- 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7%、44.2%、86.9%、58.2%、82.3%和91%,其中以17~25 d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水质由原来的Ⅳ类、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环棱螺 苦草互作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苦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其互利关系不明显;环棱螺 苦草组合对CODMn和TN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可能是由于实验中以黄土为底泥,其中的异养微生物较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35.
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6种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l-、Br-、NO3-、SO24-、PO34-等6种阴离子,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自动淋洗发生器产生20 mmol/L~40 mmol/L KOH淋洗液梯度洗脱,在流量0.25 mL/min条件下采用IonPac AG19保护柱和IonPac AS19分离柱分离和定量。方法线性良好,6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005 mg/L~0.057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测定值的RSD在0.5%~2.2%之间,水样加标回收率在83%~106%之间。  相似文献   
36.
采石场,挖沙场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昆明市郊区、乡村、交通线路边,采石场、挖沙场比比皆是,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风景区旅游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本文分析了采石场、挖沙场泛滥的成因,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37.
38.
测定了舟山高浊度海水悬浮物的粒度分布,分析了高浊度海水自由沉降特性,选用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铁(PFS)3种混凝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高浊度海水进行混凝沉淀对比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舟山海域悬浮物组成以粉砂为主,用自然沉降的方法是很难去除;各因素对浊度去除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慢搅时间>慢搅速度>快搅时间>快搅速度;对于高浊度海水混凝除浊最佳水力条件为:快搅时间为2 min,快搅速度为300 r/min,慢搅时间为15 min,慢搅速度为60 r/min;聚合硫酸铁是较理想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范围在15~25 mg/L,对浊度去除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沿海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应用气象模式WRF耦合空气质量模式CMAQ和CAMx对台州市2016年PM_(2.5)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污染贡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PM_(2.5)模拟值与监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拟效果较好。PM_(2.5)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空间分布呈现"两边低中间高"态势,与地形分布特征相似,高值区出现在人口稠密的城区附近。PM_(2.5)具有明显的区域污染传输特征,2016年台州本地贡献率为34.7%,外来源贡献率为65.3%。另外,PM_(2.5)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本地贡献最小的时间段是春季,贡献最大的时间段是秋季。  相似文献   
40.
针对电动堰门在安装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一种新型整体式液压驱动堰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