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122.
为进一步提高超滤工艺对废水深度处理效果、减缓超滤膜污染,研究提出铋改性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并对铋改性沸石粉投加量、粒径和反冲洗频率进行优化以获得高效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1)相比直接超滤和天然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更能有效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经过3个过滤周期,膜反冲洗后几乎能恢复到初始膜通量。(2)Bi-Z-UF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254nm处吸光度(UV_(254))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6%、23%和16%。(3)铋改性增加了沸石的吸附活性中心,在超滤膜表面形成了疏松有孔的"保护层",能减少污染物与超滤膜直接接触,有利于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并促进对污染物的吸附、截留与去除,强化了超滤膜性能。  相似文献   
123.
用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多环芳烃组分,各组分萃取率为66%~83%,萃取效果较好。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可同时测出16种多环芳烃组分。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响应的组分检测限为2 5μg/L~5 0μg/L,荧光检测器响应的组分检测限为0 01μg/L~0 1μg/L。对25μg/L16种多环芳烃标液作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差均<5%,精密度好。取两个交通干线环境空气样品作TSP中多环芳烃测定,16种组分中除蒽、茚并(1,2,3cd)芘、芘、苊烯4种组分外,其他12种组分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124.
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动力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艺,如Lasagna工艺、阴极区注导电性溶液工艺、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CEHIXM工艺、Electro—Klean^TM电分离技术、电化学自然氧化技术、电化学离子交换技术、电吸附技术等,并指出了这些工艺的优缺点。评价了电动力学法处理地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1概述 随着目前社会大力提倡集中供热、余热利用有效控制排放、提高能效等节能减排推进下,中高压锅炉在不断地发展。中高压锅炉热力系统中水汽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锅炉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某公司中温、中压锅炉选用炉水化学处理方法造成水、汽系统质量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中压锅炉水汽质量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正研究了胡敏酸吸附TNT的动力学、TNT在胡敏酸上的吸附-解吸等温线,以及胡敏酸在吸附TNT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当TNT溶液体积与胡敏酸质量的比例为400mL∶1g时,胡敏酸吸附TNT的动力学曲线以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最佳,TNT在胡敏酸上的吸附是先快速后慢速的非均相扩散过程;胡敏酸对TNT的吸附率与TNT溶液的初始浓度负相关,而TNT解吸率与TNT溶液的初始  相似文献   
127.
全球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效应,土壤侵蚀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环境效应之一。选择生态极其脆弱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和雨量站点获取3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信息,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对该区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降雨量在1981~1990年为降雨量较小年份,1991~2000年为降雨量较大时间段,2001~2005年降雨量开始急剧减少;(2)1987、1995和2005年的平均侵蚀量分别为:7058、8008和7981 t/(hm2〖DK1〗·a),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92%、3383%和3318%,其中极强度侵蚀分别占915%、1281%和1263%;(3)在分布特征上,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小江流域的中下游地段。极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区域(1 600~2 800 m),所占的比例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在高海拔区域,极强度侵蚀呈增加趋势;同时,极强度侵蚀集中分布在高坡度段(>35°)上,占其面积的85%以上,且呈持续增加趋势,在中坡度段(15°~35°)上,极强度侵蚀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USLE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全球变化条件下土壤侵蚀效应,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人类经济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污泥耐受性草本植物的筛选及其对重金属Cu、Zn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植物修复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配制不同污泥含量的介质土开展盆栽实验,对从河南、云南和上海等地收集的抗逆性强的19种草本植物进行污泥适应性筛选;研究了植物对污泥的生理响应及其对重金属Cu、Zn的吸收和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浦东新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是可行的,农用时污泥比例应控制在60%以下;筛选出三叶鬼针草、稗子、荆芥和金叶马兰4种污泥耐受性植物;三叶鬼针草具有修复重金属Cu、Zn污染土壤的潜力;稗子具有修复重金属Zn污染土壤的能力;金叶马兰具有修复重金属Cu、Zn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9.
史小栋  操昌碧  朱永刚  尹嫚 《四川环境》2010,29(4):78-79,105
竣工验收是开发建设项目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促进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查勘,提出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对输电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输电线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设计变更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与可研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植物措施和施工临时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130.
智能化自动对靶林木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自动对靶林木喷药机对林木间歇式自动对靶喷药控制过程、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组成.解决了林木病虫害防治喷药作业的精确度和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