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27篇 |
综合类 | 205篇 |
基础理论 | 43篇 |
污染及防治 | 40篇 |
评价与监测 | 42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31.
实验采用共沉淀法,以无机盐SnCl4·5H2O、Sb2O3、Gd(NO3)3为前驱体,制备稀土Gd掺杂SnO2/Ti多组分涂层阳极。研究了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的电极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的电化学降解特性,以考察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阳极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涂层阳极进行了SEM、XRD、XPS等表征及阳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分析并讨论了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阳极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电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以氨水为沉淀剂所制备的电极电催化性能较好,稳定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432.
青岛市大气臭氧的生成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3年青岛市区的O_3监测数据,系统分析O_3污染状况、生成的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年青岛市区O_3年评价质量浓度为0.114 mg/m3,日评价质量浓度达标率为99.5%;空间分布显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O_3浓度较工业区高。O_3生成主要受前体物VOCs控制,且高温、低湿、长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均有利于O_3的生成。植被排放的VOCs对O_3污染有重要贡献,机动车排放的贡献则不显著,控制其排放反而会引起O_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433.
以江苏省涉铅行业综合整治工作为例,建立第三方评估方法,构建由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指标类别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已经开展的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措施开展试评估。结果表明,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效果达到预期效果的80%,政策实施对污染防治产生一定效果。研究指出,从环境效益为出发点、兼顾考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较为客观、公正、全面地对环境政策举措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真实反映生态环境政策举措对环境、经济、产业、社会造成的影响。提出,第三方评估法可用于指导、推动政策不断改进、修订和补充;生态环境政策在制定时应适当关注社会、经济等因素,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为推动江苏省生态环境政策举措第三方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4.
以黄河流域典型区域-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研究区,采用1951~2012年62年气温区域平均数据,应用M-K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突变前后变化及气温突变后变暖停滞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季)平均最低气温首先发生突变(1977~1987年),平均气温次之(1978~1993年),平均最高气温最晚(1978~1994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平均气温秋、冬季发生突变时间一样;年内突变早晚顺序为冬季最早(1977~1978),夏季最晚(1987~1994).冬季比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比平均最低气温变化更剧烈.平均最低气温(0.231~0.604℃/10a)对升温贡献较大.各类气温年(季)突变后在1997~2007年间先后发生变暖停滞现象,春季和冬季首先发生变暖停滞,秋季较晚,夏季未停滞,年气温最晚(2007年),大部分年(季)气温要素变暖停滞晚于全球变暖停滞时间(1998年).年际气温突变后到停滞前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相对最慢,而其停滞后降温速率反而最快,平均最低气温与其相反,初步说明平均最低气温对升温反应较为明显,平均最高气温对降温反应较为明显.季节中,突变后到气温停滞前,春季平均最高气温增长速率最快;气温停滞后,春季最低气温下降速率最快(-0.324℃/a1). 相似文献
435.
436.
437.
为研究新疆奎独乌(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PM2.5污染特征及其成因,于2015年2月4-10日在奎屯、独山子和乌苏三地开展PM2.5样品采集,并对其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进行测试,分析不同污染水平下PM2.5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奎独乌区域ρ(PM2.5)日均值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 μg/m3),2月9日ρ(PM2.5)最高(298.58 μg/m3),超标2.98倍.通过比较PM2.5载带化学组分质量百分比发现,随着污染等级加剧,SO42-、NO3-质量百分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严重污染时SO42-、NO3-质量百分比分别较轻度污染时增长11.7%、5.5%;NH4+、碳组分及元素组分质量百分比则呈下降趋势,严重污染较轻度污染时分别下降0.7%、9.5%、2.4%;结合采样期间静稳及高湿的气象条件,说明此次重污染由本地污染物累积及二次颗粒物生成所致.随着污染水平的加重,SOR(硫氧化率)及NOR(氮氧化率)的值也在随之增大,说明污染越重大气二次转化程度越高,进一步验证了二次颗粒物是导致此次重污染的原因之一.对不同污染等级PM2.5进行质量重构发现,PM2.5中主要组分均为硫酸盐和OM(有机物),硫酸盐和OM的质量百分比分别在23.0%~34.7%、16.4%~28.7%之间,说明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及机动车尾气. 相似文献
438.
沈抚新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环芳烃含量、来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沈抚新城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从沈抚新城采集了54个土壤表层样品,包括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镇用地、农村用地、林地、耕地),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利用特征比值法与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来源分析,利用Ba P毒性当量含量及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ILCR)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内PAHs进行风险评价.城镇用地、耕地、农村用地、林地这4种土地利用类型ΣPAHs的含量分别为184~18 276、230~14 102、151~3 205、303~2 98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AHs来源相似,主要以煤燃烧源与交通源为主;风险评价表明沈抚地区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城镇用地风险水平最高,且最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暴露于土壤PAHs中. 相似文献
439.
颗粒活性炭(GAC)既可以作为吸附剂,又能作为催化剂。研究利用GAC、过氧化氢(H2O)2、紫外(UV)三者联合深度处理二级出水。采用连续流反应器,对比了GAC/H2O2/UV联合体系与GAC、UV、H2O2、GAC/UV、GAC/H2O2、UV/H2O2条件下溶解性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并重点探讨GAC对H2O2的催化作用、UV对H2O2的分解作用在联合体系中的贡献。结果表明,GAC/H2O2/UV联合连续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条件下的降解效果;停留时间越长,降解率越高;虽GAC可催化H2O2,但UV/H2O2在联合体系中起关键作用;GAC/H2O2/UV联合体系能减少出水中H2O2的剩余量。 相似文献
440.
文章阐述了工业源VOCs的产排特性,归纳了VOCs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VOCs治理“三率”低,有组织排放在线监测仍处于起步阶段;无组织排放严重,暂未有明确的监测分析方法和设备;VOCs在线监测监管体系不健全,存在监管漏洞。通过详细介绍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类VOCs在线监测仪器,包括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仪(GCFID)、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传感器等,为开展智能化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