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变形指标和相应的概率统计参数。用改进的随机反应谱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不同破坏状态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12.
肖伟 《环境》1997,(9):44-44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铝型材的需求量剧增。近些年来,铝型材厂遍布珠江三角训。铝型材生产过程中氧化、着色工序会产生大量含铝、镍、锡等重金属的酸性废水。对这种废水,通常是采用“中和—混凝—固液分离”的处理工艺,向废水中加入碱性药剂,如烧碱、纯碱、石灰等,使之与废水中的酸中和,并调整适当的pH值,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变氢氧化物,然后再加入混凝剂.使这些氢氧化物凝聚成“矾花”状,再通过气浮设备或沉淀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考虑到废水中的重金属以铝离子为主,中和反应时所形成的氢氧化铝是胶体状,体积较大,比重较轻,沉降速度很慢,所  相似文献   
13.
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的飞行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笔者认为对空中飞行碰撞风险问题研究非常必要,旨在建立进近程序间隔评估模型。通过对影响进近间隔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进近间隔的影响程度。应用假设平移法证明了导航台(VOR/NDB)顶空盲区内飞机报告过台位置偏离顶空盲区中心的距离与该距离下报告的飞机数量服从正态分布。应用概率等数学方法计算求得各因素决定的间隔,由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模型间隔如何满足各因素确定的间隔。建立了进近间隔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田丹  梁士楚  陈婷  李凤  黄安书  肖伟 《生态环境》2011,20(11):1614-1619
采用WEST-1011便携式土壤通量测量仪对广西北海英罗港自然保护区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的CO2和CH4排放通量特征以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CH4通量的值都较小,在-2~3μmol.m-2.s-1之间;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木榄Brugiera gymmonhiza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很小,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比较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00,为5.001μmol.m-2.s-1,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8.325μmol.m-2.s-1。排放通量与气温做相关性研究发现,气温与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土壤CH4通量与气温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秋茄群落呈现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桐花树群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气温与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秋茄群落、桐花树群落的土壤CO2通量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六价铬还原细菌Bacillus cereus S5.4还原机理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宝钢电镀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六价铬还原细菌Bacillus cereus S5.4,在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72 h完全还原2 mmol/LCr6 .测定该菌株六价铬还原后细胞内外六价铬和总铬浓度,检测细胞各组分六价铬还原能力,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六价铬还原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的细胞壁膜能阻止六价铬进入细胞,是六价铬发生还原的主要场所,其通透性的改变将影响六价铬还原酶的作用;该菌株六价铬还原酶为非分泌型,在细菌细胞内侧发生作用.测定六价铬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其最适温度范围25~37℃,最适pH 7,Cu2 有增强六价铬还原酶活性的作用;在37℃,该菌株六价铬还原酶Km为125.61μmol/L,Vmax为7.68 nmol/(min·mg).  相似文献   
16.
废弃重组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环境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影响以及热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质粒转化等方法分析了pH、NaCl、牛血清白蛋白(BSA)及EDTA浓度等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BSA及EDTA的存在对热处理过程中的质粒DNA具有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依次增强.在纯水中热处理30min后的质粒DNA可扩增的片段数仅是在0.1%的EDTA中热处理30min后质粒DNA可扩增片段数目的1.7%.由于生物实验室废水中通常含有上述有机或无机物质,因此,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半衰期可能远长于先前报道的2.7~4min,残留的转化活性也可能更高,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但是,研究结果也表明,酸性条件下的热处理能加速质粒DNA的失活和降解,因此建议热处理过程可在弱酸性条件下完成,以强化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CO2排放权的分配问题不仅是构建碳交易市场的起点,还是排放权交易中最具争议和最为核心的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实施企业CO2排放权初始分配,从经济最优性、分配公平性、生产连续性三方面的综合决策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以企业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CO2减排费用和综合基尼系数及CO2排放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CO2排放权初始分配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既定企业的CO2减排任务分摊中,对环境决策者的目标决策选择行为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减排成本较小、经济发展规模较好及公平性指标值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承担较大的减排任务;企业决策者对不同目标的选择,有利于挖掘具有高减排潜力的企业,以实现整体减排分摊的优化;该分配方法既克服了单目标分配的缺陷,又兼顾了各企业的实际差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京津冀地区冬季背景大气中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分布,使用GRIMM 180、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和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观测了海坨山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2月3日PM和化学组分,结合气象数据和HYSPLIT模式,计算了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  相似文献   
19.
王剑锋  肖伟 《环境保护》2007,(1B):49-51
作为我国西部的工业城市,兰州市QDP的快速增长和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作为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手段,兰州市对其环境管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前兰州市的城市环境管理系统WebGIS和传统的GIS相比,有访问范围更广泛、独立性更强、成本更低廉、操作更简便等优点。本文详细论述了兰州市的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针对目前WebGIS体系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几个新模块,并与美国ESRI公司的ARCIMS进行了整合,开发出一套针对城市环保部门环境专题应用的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引导环境业务管理人员的形象思维,拓宽思路和视野,以利于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重组基因片段的排放是造成.基因污染"的途径之一.热处理是目前生物实验室处置废弃重组基因片段、核酸等物质的主要手段.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电泳和质粒转化等手段分析了重组基因片段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与失活规律,以及不同离子强度对重组质粒热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100℃热处理过程中质粒 pET28b 的降解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降解半衰期约为2.7min;处理30min后仍存在具有转化活性的质粒;实验结果表明,100℃热处理后的废弃重组基因片段排入自然生态系统后仍存在基因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