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论述了英国实现污染物减排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其主要有健全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运用环境经济手段,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成熟的战略环评体系(SEA),用最佳可行技术(BAT)防止和减少污染排放,注重公众参与促进全民减排。依据英国实现污染物减排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目前我国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实际,对我国污染物减排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成为制约农村水环境处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金华为例研究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技术支持、经济及政策支持等综合治理对策,为金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3.
影响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的因素主要有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对污泥吸附Cr6+的影响,本文力求通过实验数据,准确分析活性污泥法处理重金属中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对以后的研究工作做初步的摸索.通过对剩余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了解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剩余活性污泥不仅能有效的吸附重金属,而且可以将吸附的重金属再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4.
基于DGT技术的广西碳酸盐岩区稻米镉含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广西碳酸盐岩区水稻在地质高背景下影响稻米Cd富集的主控因素,以广西西南部和北部碳酸盐岩区水稻籽粒-根系土壤样品为基础,同时结合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分析讨论了土壤pH、有机质(OM)、阳离子交换量(CEC)和DGT-Cd等与水稻籽粒ω(rice-Cd)-BCF值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并建立定量模...  相似文献   
65.
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对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文从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的角度,分别对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在产值总量上,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做出“贡献”,但是从弹性系数角度,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地区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渐减缓,表明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是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减缓这种压力的主要贡献力量。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早期阶段,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以及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的确在某些方面,外资和外贸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获得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以及强Es对短波链路可用频率的影响,为相关无线电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8年期间重庆站电离层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s临界频率和遮蔽频率的变化规律。引入遮蔽因子,分析Es遮蔽因子随地方时、季节的变化特征。利用新乡–昆明站短波链路试验数据,对强Es期间的链路可用频率变化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重庆地区Es主要发生在夏季白天,峰值强度出现在6月份的上午,临界频率约为8MHz。遮蔽因子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最大值约为0.8,且在日出前遮蔽效果较其他时刻显著。全遮蔽Es可发生在各地方时,平均发生率约为10%,峰值位于上午,峰值发生率约为21%。发生强Es遮蔽时,能够到达电离层F层并被反射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特别是在白天。通过Es散射的链路最高可用频率显著增加,平均增加约10 MHz。结论 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程度主要随地方时和季节变化,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较小。Es的遮蔽程度在夏季的上午达到最强,在春秋季较弱。强Es期间,依靠电离层F层反射传播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导致可用频段变窄,同时利用电离层Es散射传播的链路...  相似文献   
67.
为保证灌区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受退水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应该优先考虑并引起足够重视。按照存在生活供水的灌区工程应遵循的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增水不增污、增水减污等原则,受退水区的水环境质量应作为工程实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本文对已有的灌区工程涉及的地表水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灌区主要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为进一步分析灌区各类退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针对灌区工程范围内不同的灌溉控制单元,分析其主要退水的类型、水量和水质,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来源和占比。寻找重点污染源和主要水污染问题,提出各类退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方向、任务和主要建议,对灌区及配套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向区,京津冀地区快速工业化进程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地区人居环境安全。以京津和河北地市为单元,在运用脱钩理论对地区工业规模与工业SO2和烟尘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分解法探讨了地区工业规模、结构和效率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发现,2003—2014年京津冀大部分地市已经实现了工业发展与工业SO2排放的绝对脱钩,但诸多地市的工业发展与工业烟尘排放仍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在污染物排放规模的变化上,技术进步是污染物减排的主要贡献因素,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且不同地市不同因素对污染物减排的作用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各因素的作用差异及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省级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逐渐增多。在数量繁多的各类问题中,省级政府的决策者如何能够充分认识到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进而出台一项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相比,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有何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两个案例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案例是陕西省制定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另一个案例是云南省正在制定的类似政策。研究表明,在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倡导者往往不是省级政府决策者,而是省级政府中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政策倡导者建立政策的途径是说服作为决策者的省级政府相关领导,进而使之批准政策出台。其说服方法是建立由相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支持联盟,通过科学研究阐明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和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并提出具有科学基础和立法基础的政策方案。这一过程既区别于中央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又与省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70.
对吉林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设计目标、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等,对系统特点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在电子地图准确定位危险源,通过数据库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管理,为突发事故提供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