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论山风对重庆雾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分析了通过市中区、长江和嘉陵江剖面上的系留气艇探空资料,研究了浓雾生消过程中剖面上各气象要素场的连续变化.结果表明,山风、城市热岛和两江水面对雾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4-硝基间甲酚生产废水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4-硝基间甲酚废水,一次萃取率达99.9%以上,萃取剂经过反萃再生后,循环使用的萃取效率没有下降。同时讨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73.
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使其在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成为不可避免,但其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非常广泛的争议。从基因工程内涵和有机农业的要求及目标出发,讨论了基因工程的潜在影响及其对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冲击。认为有机农业运动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尽快协调所有的行动方案来保证有机食品永远不涉及基因工程生物体。有机农业正面临基因工程的挑战,其发展的潜力是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有机食品市场。  相似文献   
74.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数据分析表明 ,Freundlich和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一过程。通过 L angmuir方程计算出颗粒对 SDBS的最大吸附量为 3 3 .3 3 mg·g- 1。在试验条件下 ,吸附量随着 SDBS的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溶液的初始 p H在 4~ 8的范围时 ,颗粒对 SDBS吸附量变化很小。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产生明显影响 ,浓度越低吸附速率越快 ,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颗粒对 SDBS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5.
循环经济与PCB行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三赢”经济,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针对我国印制电路板(PCB)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回收利用价值的PCB废弃物的现状,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于PCB行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探讨了PCB废弃物处理模式从“单向非闭合型”向“循环闭合型”转变的途径,进而实现PCB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植物地上部分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植物生长早期的光合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资源的需求;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存在对高CO2浓度的适应,不会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水平,而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能会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对植物生长和产量存在相互作用,可以部分弥补条件的不足,也影响作物和杂草的竞争关系;自然植物群落由于有很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研究应该在生物群落水平上进行,用外推法回到植物水平,而不是相反,而且自然物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CO2浓度升高或其他因素带来的任何改善,都会明显地改变竞争平衡。  相似文献   
77.
植物铜素毒害及其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Cu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广泛参与各种生命活动;但过量Cu胁迫将诱导植物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膜脂过氧化,膜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渗,甚至发生细胞死亡。Cu^2 扩散到细胞核内会诱发DNA之间、蛋白质之间以及DNA和蛋白质之间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交联,DNA链的断裂、重排和脱嘌呤作用等前诱变损伤以及DNA期外合成、DNA甲基化异常等遗传毒害。植物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抗Cu素毒害机制,如细胞壁的固着作用、质膜的限制作用、有机小分子(有机酸、植物螯合肽、金属硫蛋白)螯合作用等。文章综述了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8.
蓝藻暴发引发的水华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健康危害,蓝藻水华污染因其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受到关注。蓝藻产生的藻毒素具有潜在致癌作用,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相关,其毒理学效应及其健康危害性更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较之纯藻毒素的毒理学效应有很大不同,研究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哺乳动物的毒理学效应能为蓝藻水华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实验鼠产生的毒理学效应,如脏器细胞凋亡和对各脏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损害;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实验鼠遗传毒性和促癌或致癌作用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9.
应用成组技术原理,建立了模锻件分类编码系统,并用计算机对某厂136个锻件进行了分类编码处理,获得了企业的产品频谱等信息。  相似文献   
80.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氮肥运筹和少免耕措施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降雨后麦田耕层土壤平均水分质量分数26.34%为径流事件发生的临界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常规施肥(T0)条件下,麦季径流水量达2185.05 m3·hm-2,径流侵蚀泥沙量达716.08 kg.hm-2,少免耕(T2)处理增加麦田径流水量达29.67%,减少径流侵蚀泥沙量达13.96%,而肥料运筹(T1)与T0处理差异不显著;就整个麦季而言,T0处理条件下,径流水全氮(TN)平均质量浓度和径流侵蚀泥沙TN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 mg·L-1和1.19 g·kg-1,T1处理显著降低径流水TN质量浓度和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分别达11.63%和5.93%,T2处理显著降低径流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达7.95%;麦季氮素径流流失主要集中在小麦生育前期,包括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和径流侵蚀过程中由泥沙流失的氮素量。T0处理条件下,氮素流失总量达31.76 kg·hm-2,其中,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95%以上,T1处理减少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9.25%,而T2处理则增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16.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