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0篇
  免费   1539篇
  国内免费   2891篇
安全科学   1397篇
废物处理   207篇
环保管理   803篇
综合类   7164篇
基础理论   1256篇
污染及防治   675篇
评价与监测   572篇
社会与环境   804篇
灾害及防治   49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82.
掌握污染源排放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是在流域尺度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分别从污染源的活动水平(简称“活动水平”)、污染物产生、污染物去除和污染物排放4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对黄河流域60个市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开展了现状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污染分布的地理集中度指数表征各市州污染集聚格局,并利用空间分析模型Global Moran's I和Gi*指数判断污染排放的空间集聚趋势与冷热点地区.结果表明:按照水污染排放特征的差异,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在水污染格局上可划分为高排放强度区、高排放绩效区、污染集聚区和低排放绩效区;水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格局分布一致,上游、中游到下游地区呈现明显的阶梯型分布,上游地区单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排放绩效低,下游地区区域性污染集聚效应明显;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沿黄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性连片污染集聚,集中分布在晋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针对当前黄河流域水污染排放特征和空间集聚格局,建议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加强中下游城市群的污染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83.
84.
提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经济效率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海洋产业用海分类体系,构建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经济产值和经济效率数学模型,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海洋产业以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且在空间上呈集中分布;(2)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整体偏低,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产值省际差异明显;(3)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与多样化指数基本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5.
为查明南京八卦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类型及其影响范围,于2017年12月在洲内采集了471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pH及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浓度,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浓度分别为10.66、0.32、86.74、43.25、0.10、40.34、33.50和108.33 mg·kg-1,除As、Hg元素外,其余6种元素均超过南京市背景值,出现大范围的富集;Cd元素为研究区主要污染物,绝大部分为Ⅱ级轻微污染,均分布于八卦洲服务区附近的中、酸性土覆盖区,需做好安全利用措施。从全区来看研究区大部分农用地土壤处于安全生产级别,仅有少部分区域处于Ⅱ级和Ⅲ级风险水平,总体上潜在生态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86.
文章以成都市2011~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成都市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4种客观赋权法(均权法、熵值法、标准离差法和CRITIC法)和一种主观赋权法(专家评分法)进行权重分配实验,得到了不同方法下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环境绩效指数(EPI)和排名结果。结果表明,4种客观赋权方法在权重分配结果和EPI指数方面与专家评分法具有较大差异。但不同方法间的排名差异则较小;对排名结果进行进一步分级评价后,一致性随着差异减小而提高。笔者认为,客观赋权法不适合单独使用,其结果也不适合以绝对值的形式出现;以排名等较宏观的形式来应用客观赋权法的成果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可用性并减小争议。多种赋权法相结合方式是未来环境绩效评估工作中权重分配工作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7.
文章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昆明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总结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表明,由于长期未受到充分重视,昆明市地下水已呈现出污染加重的趋势。近年来,昆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测网络覆盖不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磷石膏堆场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试点和进一步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市和其他南方城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89.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北山镇某中重度Cd污染稻田,研究了土壤调理剂(石灰石+偏高岭土+钙镁磷肥)对稻田土壤重金属Cd、Zn的钝化效果,以及对水稻各部位累积Cd和Zn的影响,并进行了Cd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使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稻田土壤p H值.Cd的CaCl_2提取态含量降低了0.9%~24.1%,Zn的CaCl_2提取态含量降低了22.5%~69.6%.土壤调理剂显著降低了水稻糙米中Cd与Zn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0.8%~47.3%、10.3%~17.5%;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糙米Cd的吸收和累积的影响要远大于Zn,水稻糙米中的Cd/Zn比随着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区大米重金属Cd目标危害系数THQ值大于1,说明当地人群通过食用大米途径摄入重金属Cd存在健康风险.土壤调理剂有效地抑制了水稻植株对土壤中Cd的吸收,并降低了Cd/Zn比,使糙米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当地人群通过食用大米途径摄入重金属Cd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0.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城市的臭氧浓度存在超标问题.本文选取2014—2017年哈尔滨城区污染数据及气象要素数据,对哈尔滨近地面层O_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O_3日内单峰分布,最高值出现在下午14:00,最低值在清晨7:00.空间分布东南部最高,其次是南部,城中区较低.日间周末的近地面O_3浓度较高,而夜间工作日的O_3浓度较高.哈尔滨O_3浓度与平均气温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与低于37 W·m~(-2)的紫外辐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