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矫旭东  吴佳  王韬  邬娜  封强  傅泽强  杜欢政 《环境工程》2021,39(10):201-206,170
梳理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剖析当前固体废物在处理机制、管理思路和方式、协同处置等方面问题,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思路和方法,开展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提出工业生产制造环节须开展绿色生态设计、推行清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须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回收处置环节须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固体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进社会主义整体建设的宝贵财富和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数字化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及时、保存长久,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以及管理科学、经济价值广泛等优势。数字化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强普查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开展数字化应用性示范工程和基础信息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数字化保护宣传。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应注意文化真实性、协同保护、文化安全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垃圾围城”现象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推进垃圾分类是解决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在垃圾分类全过程中,如何分门别类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下阶段工作的主阵地。上海作为先行先试的城市,在政府、企业、媒体和公民的协同共治下,垃圾分类实效显著,但资源化利用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出现垃圾分类主体内在驱动力不足、垃圾分类行为约束疲软、湿垃圾处置痛点突出、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难点凸显等。针对此,本文以构建闭路循环为核心理念,提出细化分拣门类、提升市场化机制、强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夯实制度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引导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与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中小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符合国家政策和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困境,在借鉴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主体协同、处理体系等角度,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国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一大之后,张太雷曾经去过日本一周时间,陈独秀得知后大怒。事情不大,却把当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共领导及许多重要人物,都卷入其中。反映出中共初创时工作面临的困难形势,以及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对此事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相关人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吸收性卫生用品产量和废弃量的陡增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将加速碳中和进程。日本提供了吸收性卫生用品回收体系构建的先行经验,即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团体协作”为顶层架构,明确制度、完备设施、完善渠道、宣传到户等。建议我国取长补短,在夯实法律法规和优化主体协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智慧化监管、深化绿色理念,以点带面推进吸收性卫生用品的回收循环试点,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