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7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929篇
安全科学   1514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628篇
综合类   4596篇
基础理论   585篇
污染及防治   607篇
评价与监测   1320篇
社会与环境   231篇
灾害及防治   68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1732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先进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基础研究薄弱以及方法的标准化尚待完善等),提出加强土壤监测标准方法的顶层设计、合理增加土壤污染物的控制种类,及时更新方法、发展多组分测定方法,加强标准方法研究的系统性、协调性,以及逐步增加原位监测标准方法等建议,为土壤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木质废弃物系可再生资源和重要的能源,其合理利用可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外林业协会报告及相关网站资料,分析了欧洲及全球的木质废弃物发展趋势及回收利用方法,为国内碳减排及林木加工企业的发展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生态健康的内涵与意义,从江苏省率先在太湖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的顶层设计,构建以水生态健康指标为核心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地方对照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水生态分级管控目标开展的应用与实践结果等3个方面,回顾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完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和推进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感潮河段水流与污染排放引起的浓度场复杂多变,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模型,采用正交曲线网格拟合自然河道边界,建立了长江常州段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采用现场同步实测资料,与计算结果比对,证明该模型在水动力和水质两个方面都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满足了实际工程的需要;同时由于长江水流运动较快,一阶降解动力学已经满足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总磷(TP)浓度计算要求,可以不考虑它们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规模猪场沼液沉淀池底泥中磷形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规模猪场污染物排放定位监测点为依托,利用SMT法系统研究二级串联沉淀池0~10和10~20 cm深度底泥中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NaOH提取态磷(NaOH-P)和HCl提取态磷(HCl-P)浓度变化特征。研究发现,0~10 cm深度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10~20 cm深度底泥,且沉淀池I沉淀池Ⅱ。在沉淀池I的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HCl-P、NaOH-P和OP。在沉淀池Ⅱ的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OP、NaOH-P和HCl-P。HCl-P(惰性磷)占比均表现为0~10 cm深度高于10~20 cm深度,沉淀池I沉淀池Ⅱ,说明更深层底泥和二级沉淀池底泥中的磷活性更高。该研究可为提高沼液贮存池底泥中磷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洪泽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4年—2017年对洪泽湖12个水质断面定期调查,采用营养状态指数(TLI)综合评价其水体富营养状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其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洪泽湖70%以上的调查断面水质全年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夏季是其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季节;洪泽湖年内水体水质差异较大,而其水华特征并未呈现明显差异;洪泽湖富营养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营养盐的积累程度,并与湖泊透明度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湖水pH值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8.
9.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雷  杨波  周方  虞谦  李俊 《安全》2018,39(10)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9个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展开调研,分析了各施工现场作业工种、作业环境、职业性有害因素、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情况等内容,为制定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