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比研究传统A~2/O工艺和氧化沟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通过实验分析了2种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混合液回流比、不同污泥回流比、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典型工况下的污染物去除过程。结果表明,2种工艺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可实现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出水COD、NH_4~+-N、TN和TP等各项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要求。在传统A~2/O工艺的缺氧段发生了反硝化除磷反应,在氧化沟型A~2/O工艺中则未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以固定浓度的硝酸盐和硫酸亚铁为基质,按不同梯度条件添加EDTA-2Na,进行长时间的培养驯化,研究铁盐脱氮的启动过程,同时探究不同EDTA-2Na/Fe (Ⅱ)对铁自养反硝化过程以及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DNRA)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5d的培养驯化,反应器成功稳定运行.当EDTA-2Na/Fe (Ⅱ)<1.50时,反应器只进行铁自养反硝化过程,NO3-—N去除率最高仅为71.70%;当EDTA-2Na/Fe (Ⅱ)≥ 1.50时,反应器同时进行铁自养反硝化与DNRA过程,NO3-—N去除率最高为99.70%.值得注意的是,在EDTA-2Na/Fe (Ⅱ)=1.50时,铁自养反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值1.63mg/(L·h)的同时,DNRA的产氨量也达到最大值9.75mg/L.Visual MINTEQ模拟结果表明:EDTA-2Na与Fe (Ⅱ)的摩尔比会影响进水中EDTA-2Na与Fe (Ⅱ)的存在形态,物质的量比越大,FeEDTA2-浓度越高,Fe (Ⅱ)的生物可利用性越强.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微生物种群分析,发现优势菌属有Brucella、Castellaniella、Ochrobactrum、Pseudomonas、Citrobacter,前4种菌属均与反硝化过程有关,Citrobacter菌属与DNRA过程有关,且该菌属只在EDTA-2Na/Fe (Ⅱ)=1.50和1.75两个条件下出现.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更深入探究DNRA与反硝化之间的作用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建筑安全主体的身份特征对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对建筑安全主体身份特征、建筑安全管理认知、建筑安全技术措施认知和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4个因素分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假设。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由4个因子16个观测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LISREL8.53软件,验证因子及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主体身份特征对建筑安全管理认知、安全技术措施认知和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效应,主体身份特征通过建筑安全管理认知、安全技术措施认知对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的正效应也比较明显。重塑建筑安全主体社会属性、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教育,均能有效提高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  相似文献   
4.
韩耀霞  方晞  张格红 《环境科技》2008,21(1):27-29,32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如何经济、有效地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环境工程中深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污泥资源化工作中厌氧消化工艺的温度、时间、污泥成分的最佳工艺备件和沼气产生量,以实现污泥工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计算建筑施工安全系统的效能,基于ADC效能评估模型,尝试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系统效能的测算方程,该系统方程包括建筑施工安全可用度A的测算、建筑施工安全可信度D的测算、建筑施工安全固有能力C的测算和建筑施工安全效能干扰因子G的测算,进而推导出建筑施工安全系统效能评估的一般数理模型及特定模型,并以脚手架搭设系统为例进行效能测算。算例表明该数理模型可以较准确计算建筑施工安全子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道路移动源排放的细颗粒物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等特征是评价区域环境颗粒物排放水平及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与观测数据,采用MOVES模型计算了2019年关中地区道路移动源细颗粒物排放量,并利用台架测试法收集了36辆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分析了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机动车尾气、刹车磨损和轮胎磨损的PM2.5排放量分别为3543.77、593.45和117.61 t,西安市机动车PM2.5排放总量占关中地区机动车PM2.5总排放量的46.8%.重型货车为机动车PM2.5主要排放源,其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2.3%,但排放了53.6%的PM2.5;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对尾气PM2.5的排放贡献率不同,柴油车最大,为87.5%.在匀速工况下,柴油车、汽油车和天然气车尾气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峰值粒径分别为73、9和9 nm,而在加速工况下分别为73、17和17 nm;在加速工况下,这3类燃料机...  相似文献   
7.
对渭南主城区道路积尘负荷进行了实测,并计算了2018年不同道路类型和不同车型的交通扬尘颗粒物排放量。结果表明:渭南主城区支路积尘负荷最大,为1.79g/m~2,高速积尘负荷最小,为0.05g/m~2,洒水作业能有效降低积尘负荷;渭南主城区道路交通扬尘PM_(2.5)和PM_(10)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 149.65、4 751.88t;小型客车引起的交通扬尘颗粒物排放在城市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国省道(包括国道和省道)上的分担率最高,分别为59.49%、41.46%,重型货车在高速上的分担率最高,为63.35%;城市道路交通扬尘颗粒物排放有明显的双峰日变化规律,而国省道和高速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娜 《环境保护》2007,(13):65-68
编者按 本文从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智能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定位于实施绿色照明的高度,从照明方式、照明光源、照明灯具、照明控制各个设计环节综合考虑高效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采用高效节能且在生产和使用中对外界不产生污染或污染小的光源和照明电器产品,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灯光进行开关及照度控制,节约照明用电,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砖木结构古建筑火场下的特征,定量分析不同火灾场景下,建筑内部温度、烟气浓度等参数的变化。选取中国北方典型的砖木结构体系的四合院韩城党家村贾祖祠为研究对象,采用PyroSim建模分析,研究不同火灾场景下不同时间点的温度、CO浓度、能见度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贾祖祠主厢房较封闭,火灾中火源周围温度峰值可达750 ℃,CO质量浓度达到0.003 kg/m3,能见度几乎为0 m,风速最高为10 m/s且极不稳定;四合院中主厢房空间布局高,火灾中这些参数的影响会导致严重的轰燃现象发生,故此处发生火灾更易产生严重危害。对不同场景的砖木结构古建筑重要火灾因素发展规律的研究,能为古建筑的性能化防火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强  张诗青  张智慧 《环境工程》2016,34(4):172-176
为研究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其弹性脱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建筑业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和弹性脱钩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建筑业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近年来呈"N"形上升趋势,尚未到达拐点;产业节能和产业减排弹性脱钩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