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针对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中使用磷系缓蚀阻垢剂带来的磷排放问题,以马来酸酐和3-巯基丙酸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应用“一步法”合成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CETSA)无磷缓蚀阻垢剂,通过红外(IR)、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碳酸钙沉积法、旋转挂片法对CETSA的阻垢缓蚀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加药量、水温、pH值、水流转速等对CETSA阻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药量为110mg/L、循环水温度低于50℃、pH值为6~8、水流转速低于100 r/min时,CETSA对A3碳钢的腐蚀率小于0.25mm/a,最大缓蚀率可达61.3%,最大阻垢率达88.4%.CETSA是一种小分子多羧酸结构,其具有较高的缓蚀阻垢性能可能是因为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了螯合,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抑制结垢,同时非极性键、烷基等亲水基吸附于金属表面,电负性较高的O、S元素与Fe产生强吸附,形成的致密保护膜有效抑制了金属腐蚀.经测算,10%水剂的CETSA生产成本约为3 047元/t,总磷减排量可达3~5g/m3循环水排水.研究表明,CETSA可替代传统磷系缓蚀阻垢剂,适于电力、钢铁、化工、油田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22.
矿化蚀变信息是遥感找矿重要的标志。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青海省拉陵灶火地区为实例,对经典的Crosta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改进,采用ETM+1+ETM+2、ETM+3/ETM+1、ETM+4/ETM+3、ETM+5和ETM+1+ETM+2、ETM+4/ETM+3、ETM+5、ETM+7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通过对比,认为改进后的方法找矿效果更好,为今后该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面源污染有着一定的加重作用;信息化能够有效缓解因农业现代化所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现象在粮食主产省同样存在,说明信息化能够发挥减污增绿的作用;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也得到验证.因此,应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发展,有效利用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所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缓解作用,还应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收入越过EKC曲线拐点.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自行研制开发的CKL型自动清洗滤水装置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该装置是针对我国大机组火电建设中循环水精滤设备需要进口的问题,在充分了解该类产品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各种不同结构型式装置的优缺点和实际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25.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的设计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进行分析与比较;阐述桌面推演的历史沿革与演化;提出应急预案桌面推演方案框架设计要点;尤其对推演方案中事故场景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如事故发生现实可能性,事故后果危害或灾难性,场景演化过程合理性、可信性,事故发展演变多样性,事故场景典型代表性和桌面推演可实现性等都提出了见解。给出桌面推演实例,并阐述桌面推演取得实效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措施,对应急预案桌面推演在技术上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完善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6.
采用固定床吸附系统,对自制褐煤活性焦的脱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自制活性焦对烟气中Hg0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随着Hg0的入口浓度的增加,活性焦质量的增加,活性焦的吸附量也在增加。40mg时3号活性焦由10ng/min汞入1:2浓度时26.68%的最大吸附效率提高到40ng/min汞入口浓度时的53.12%。10ng/min汞入口浓度时3号活性焦在40mg时的最大吸附效率为26.68%,而在80mg时吸附效率提高到43.2%。烟气中的SO2、NO气体对活性焦吸附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定床吸附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Lan—mguir吸附系数,考虑吸附过程中颗粒内、外的传质控制过程,建立质量平衡方程。通过Matlab模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的活性焦脱汞效率要优于试验数值,计算的是理想情况下活性焦对汞的吸附效率,实际情况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7.
天目湖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揭示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异质性,以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沙河水库为例,基于8年逐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结果,分析了水库河流区、过渡区及湖泊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间上营养盐、浊度和悬浮颗粒物等关键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现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的现象,透明度呈现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的现象,其中河流区的各环境因子与过渡区和湖泊区的空间差异显著(ANOVA,P0.05),而过渡区与湖泊区之间仅在透明度、浊度、悬浮颗粒物等物理参数方面差异显著;同样,浮游植物生物量上也呈现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的现象,其中河流区与过渡区、湖泊区之间差异显著(ANOVA,P0.05),而过渡区与湖泊区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浮游植物的优势属方面,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基本一致,仅隐藻门生物量在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具有显著性差异(ANOVA,P0.05),呈现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的特征.不同季节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生物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优势属在春季以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Cryptomonas)和曲壳藻(Achnanthes)为主,夏季以针杆藻、隐藻、尖头藻(Raphidiopsis)、席藻(Phormidium)为主,秋季以隐藻、针杆藻、尖头藻、束丝藻(Aphanizomenon)为主,冬季以隐藻、针杆藻、曲壳藻和小环藻为主;其中针杆藻、隐藻为全年优势属.统计分析表明,水温、总磷、透明度是浮游植物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对于沙河水库这种换水周期为4个月的大(Ⅱ)型水库,虽然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在空间上有显著性差异,但群落组成上仅隐藻属的空间差异显著,多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时可以适当减少观测点位,提高采样频次,以提高水库环境监测的样品代表性.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深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了一线职工操作行为,为积极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突出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道德观念、责任感和执行文化为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教育创新已成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9.
黄尾密鲴在苏州重污染水体放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操作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以改善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苗家河开展了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1)的好氧量为0.339mg/(L·h),窒息点仅为0.25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摄食悬浮有机物,其占食物总量的79.74%;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均表明黄尾密鲴24h都在摄食,日食率可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30.
曝气生物滤池中COD去除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对COD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质量浓度均值为68.3mgL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值为26.1 mg/L,去除率为61.8%,去除效果稳定.不同操作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曝气生物滤池只需较低的曝气量,在V(气):V(水)=5:1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对有机物较高的去除效率;曝气生物滤池时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进水端0~60cm范围内;水力负荷在0.5~1.5 m3/(m2·h)的变化范围内.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水力负荷和进水COD等2种途径带来的COD容积负荷变化对其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