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HPLC法测定镉、砷胁迫下水稻根系的植物螯合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nobromobimane衍生试剂,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体系对镉、砷胁迫下水稻根系内的植物螯合肽(PCs)等巯基化合物进行形态和含量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乙腈和0.1%三氟乙酸组成的两元梯度流动相,可以将标准样品中的谷胱甘肽(GSH)和PCs等巯基化合物很好地分离.利用上述方法,能较好地分离Cd、...  相似文献   
22.
序言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污染频发,砷污染亦呈愈演愈烈之势。1956—1984年以来,我国共发生砷污染事件30余起。近年来,又陆续出现多起砷污染和砷中毒事件。仅2008年以来,已爆发包括云南阳宗海事件在内的7起砷污染事件。2011年批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砷列为一类重点防控对象之一。由于砷赋存形态复杂,污染来源广泛,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长期性的特征。目前,关于砷对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尚不十分清楚。砷污染控制和毒理效应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23.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土壤环境中铬(Cr)的污染来源、现状及其对生物的危害,阐述了Cr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转化机理,并重点综述了土壤重金属Cr(VI)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理:土壤中的Cr(VI)可以在微生物还原作用、生物吸附、富集等作用下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从而达到Cr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此外,针对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微生物修复Cr污染土壤效果的措施,并对土壤Cr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乙草胺降解菌A-3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污泥和长期受乙草胺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乙草胺为氮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A-3,经16S rRNA鉴定,菌株A-3属于粘着剑菌属(Ensifer adhaerens).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3能以乙草胺作为唯一氮源生长并高效降解乙草胺.在含10 mg/L乙草胺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10 d后,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