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在阐述检测管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检测管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检测管在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快速诊断方面应用推广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嘉兴市规模化养猪场沼液水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以嘉兴市10家大型规模化养猪场为对象,开展了沼液水质调查,测试了COD、氮、磷和外源化学品(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猪场之间水质差异很大,且同一猪场的沼液水质随时间波动很大.其中春季检测组的猪场沼液浓度普遍较高,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分别高于2000、1000、1000和60 mg·L-1的猪场有7家,秋季和冬季检测组的沼液浓度稍低,夏季检测组最低.沼液碳氮比失衡严重,其中秋季检测组最低,仅为0.8~4.3.4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共10种抗生素和6种重金属(铜、锌、铅、铬、镍和镉)在10家猪场沼液中均有检出.重金属以铜、锌为主,平均值分别为1.88 mg·L-1和7.63 mg·L-1.抗生素以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为主.10种抗生素总浓度的最低值为10.1μg·L-1,最高值为1090μg·L-1,远高于欧盟的水环境抗生素阈值(10 ng·L-1).猪场沼液不仅氮磷脱除难,而且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严重,亟待开发低成本高效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3.
水环境中腐殖酸的荷电特性与聚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腐殖酸的Zeta电位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研究,探讨化学条件对腐殖酸的荷电状态和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具有自我凝聚的特性;在pH较低和溶液离子强度较高时,腐殖酸胶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而聚合度增大,从而使腐殖酸胶粒聚集而凝聚;随腐殖酸浓度增大,腐殖酸胶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腐殖酸胶粒的缩聚程度降低而使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间歇式膜生物反应器在不同进水碳氮比和有机负荷下对养猪沼液中11种兽用抗生素的去除特性,以及污泥中抗生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5 d、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2.1时,该膜生物反应器对抗生素和COD的去除率均较高,分别达到(79.1±0.7)%和(88.4±1.4)%;当HRT缩短至3 d时,虽然COD去除率不受影响,但抗生素的去除率明显下降;COD/TN从2.1降至0.7后,抗生素去除效率不受影响,但COD去除率明显降低.长污泥龄(SRT)下污泥中出现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持续积累,积累量随污泥龄的缩短而降低.污泥中的抗生素含量与组成受进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5.
硝化污泥富集及其强化高氨氮冲击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为富集装置,以预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外加硫酸铵为培养基质,研究了温度、溶解氧、氨氮容积负荷、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等因子对硝化污泥富集的影响并核算富集成本,同时考察了该硝化污泥用于强化废水生物系统抗氨氮冲击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MBR中富集培养182 d后,污泥的硝化活性达到98.41 mg·(L·h)-1,比启动时提高约30倍,硝化菌产量为14.96 mg·(L·d)-1,富集1 kg硝化污泥成本为3.52元.温度是影响硝化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低于15.0℃时污泥的硝化活性降至最高值的三分之一,降低氨氮容积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低温的影响.此外,溶解氧不足时,亚硝氮积累减缓了硝化菌富集速度.把上述富集的硝化污泥应用于受高氨氮负荷冲击的生物处理中试系统中,投加2%硝化污泥后,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由29.4%提高至88.4%;此后该系统在水温降至(13.3±1.6)℃时,氨氮去除率也能高达99.0%.上述中试结果显示了硝化污泥富集后用于生物强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提高其硝化功能启动与恢复速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6.
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混凝过程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东  王昌鑫  刘荟  韩雨 《环境科学》2017,38(1):188-194
高岭土普遍存在于水源水体中,对水处理过程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通过烧杯实验系统考察了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混凝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偏酸性环境下,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溶液pH、混凝剂投量以及辐射时间分别为7.0、30 mg·L~(-1)和2.0 h时,紫外辐射后高岭土在混凝出水中的去除率可由原来的81.05%增至93.90%.这可能与光辐射后高岭土结构中的—OH伸缩振动吸收强度降低,Si—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Si—O弯曲振动吸收峰有所增强有关,使得高岭土表面的活性位点(—OH)数量下降;宏观上表现为微粒表面所带负电性下降,有利于在混凝过程中脱稳沉降.然而,在碱性条件下,其沉降性能却略低于未经紫外辐射处理的水样.  相似文献   
77.
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难降解负荷的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某制药企业各车间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评价了各车间废水对废水总量、COD排放量、难降解COD(CODNB)的贡献率,筛查了CODNB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香叶酯、虾青素、植酸酶、酮苷的单位产品(以每吨计,下同)废水产生量分别为125、420、27、266 t,单位产品COD排放量分别为1.5、13.3、0.6、11...  相似文献   
78.
选取嘉兴市82家印染企业,针对棉、毛、化纤3种典型原材料,研究了织物、纱线、纤维产品在前处理、染色和印花等工段的废水产生量和水质,基于产污强度算法估算了各印染工序的废水产污强度.结果表明:棉、毛、化纤织物印染废水总产生强度分别为90.21、206.02、109.66 L·kg-1织物,漂洗为废水主要产生工序.印染各工段化学需氧量(COD)产生强度普遍较高,特别是棉、化纤织物前处理工段COD产生强度高达136.98和131.67 g·kg-1织物.印染部分工序氮、磷产污强度高,如棉、毛、化纤织物的洗网废水总氮(TN)产生强度为4.98、1.25、2.21 g·kg-1织物,棉纤维、毛织物和毛纱线的染色工序总磷(TP)产生强度为0.28、0.18、0.18 g·kg-1产品,还有棉、化纤的洗网废水TP产生强度为0.30、0.15 g·kg-1产品.利用产污强度及治理设施削减系数估算得出的印染企业各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与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相比较,相对误差低于30%;将本研究所得各产污强度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污系数比较,除印花工段外,两者相对偏差均低于20%.本研究获得的印染行业各产污节点特征和产污强度,可为印染行业的环境精细化管理和产污节点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9.
基于斑马鱼和发光细菌评估制革废水毒性及其削减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制革工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其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评价制革废水的生物毒性以及处理工艺对毒性的削减效率,选择费氏弧菌、明亮发光杆菌、斑马鱼幼鱼及其胚胎作为受试生物,分析了制革废水的急性毒性和发育毒性,比较了不同受试生物对制革废水毒性的敏感性,并结合理化指标对废水的毒性削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受试生物的敏感性大小为斑马鱼胚胎明亮发光杆菌斑马鱼幼鱼费氏弧菌明亮发光杆菌斑马鱼胚胎斑马鱼幼鱼费氏弧菌;发光菌及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制革废水经过整个工艺处理后,废水的急性毒性已降至检测线以下,即0TUa;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制革废水仍存在急性毒性,基础毒性当量为0.5 TUa,同时还对胚胎的发育存在一定影响,对胚胎孵化及畸形的毒性当量分别为0.7 TUa和0.13 TUa。综上可知,处理后的制革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得到初步的有效控制,但仍需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大程度削减毒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新乡市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新乡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结合新乡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控旱涝灾害,严格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新乡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