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氚水在大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与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氚水在大豆-土壤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分布规律.通过为期50d的模拟试验,测定了植物和土壤样品中2种形态氚(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的比活度.结果表明:引入土壤中的氚水,不仅在系统各分室间转移和分配,而且迅速向系统外散逸;氚水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态存在于大豆植株和土壤中;大豆植株中的自由水氚比活度于6h时即达最大值(根19.4Bq·g-1;茎叶12.3Bq·g-1),随后便逐渐下降,而结合态氚呈缓慢增加;大豆根中的总氚比活度开始时高于茎叶中的比活度,而后趋于平衡,表层土中2种形态氚基本呈逐渐下降.运用示踪动力学分室模型原理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土壤中的比活度Cs=88.37e-11.847t+7.38e-0030t;大豆植株中的比活度Cb=10.30(e-0.030t-e-11.847t).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土壤,矿物质对^60Co的吸附与水浸解吸。结果表明,(1)土壤,矿物质对^60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率为68.6%-97.1%,分配系数为22-357cm^3/g;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两者相同;硅藻土〉青紫泥〉红黄壤〉高岭土〉珍珠岩〉粉泥土。(2)^60Co被土壤,矿物质吸附后不易解吸,解吸率1%左右,大小顺序内壤〉粉泥土〉高岭土〉珍珠岩〉青紫泥〉硅藻土。  相似文献   
3.
土壤、矿物质对60Co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土壤、矿物质对60Co的吸附与水浸解吸.结果表明,(1)土壤、矿物质对60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率为68.6 %~97.1 %,分配系数为22~357 cm3/g;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两者相同:硅藻土>青紫泥>红黄壤>高岭土>珍珠岩>粉泥土.(2)60Co被土壤、矿物质吸附后不易解吸,解吸率1 %左右,大小顺序为红黄壤>粉泥土>高岭土>珍珠岩>青紫泥>硅藻土.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0):112-119
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是影响学生"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的代表性教材为比较对象,考察高中数学核心内容的定位、选择与编排,发现各国高中数学核心内容仍以传统基础数学内容为主,但都注意用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代数以函数为核心是主流;几何,各国差异较大,重视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是一个趋势;统计与概率得到各国重视,但各国的内容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微积分内容都属于一元微积分,以导数、积分及其应用为主,部分国家的教材介绍了微分方程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