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太湖2010年4月29日~5月2日28个采样点上行辐亮度数据和水质参数数据,分析了春季太湖水体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太湖水体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基本呈指数衰减趋势;受水体成分等因素影响,上行辐亮度平均漫衰减系数的空间分布不均,衰减高值区在西南部湖区;吸收、散射作用是造成上行辐亮度衰减的主要因素,总悬浮物浓度对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巧华  邱辉 《环境科学》2010,31(11):2678-2683
基于2009年4月28日、5月4日、5月5日及5月6日在太湖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太湖中心及胥口湾中心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及水下光场数据,计算了各测点的藻类光量子产额和P-I曲线,并分析了其空间差异的特征.太湖栈桥头的P-I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在胥口湾中心和直湖港河口,P-I曲线呈现出弱的光抑制现象;而在太湖中心区域,P-I曲线只达到了光饱和状态,并未出现光抑制现象.单位叶绿素a的最大光量子产额的大小顺序为太湖中心区域、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及胥口湾的湖心区.  相似文献   
3.
锡盟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30年(1971-2000年)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时空分布以及气候因子对沙尘暴日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盟的中西部是沙尘暴的易发区,其中苏尼特右旗及朱日和是沙尘暴的高值区;从单站的沙尘暴日数来看,沙尘暴的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30年间除朱日和站沙尘暴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外,其它两站的沙尘暴日数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也呈减少的趋势.大风对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单站的相关系数在0.60以上(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平均气温日较差与沙尘暴日数也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锡林浩特站的年均气温及冬春季平均气温与沙尘暴日数有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对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前期降水量与次年沙尘暴的发生有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谭桂容  耿新 《灾害学》2015,(1):75-81,86
利用山西省66个测站1960-2009年秋季(9-11)月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EOF及Morlct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结构特征,建立了秋季连阴雨强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秋季年际区域性连阴雨次数和阴雨日数呈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过程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连阴雨次数的累积距平表现为"三升两降"型变化;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1970年代中期,有5~6年的周期变化,1990年代后期有2年的周期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呈"波动状"变化规律;全省秋季连阴雨从南到北呈递减分布,除北部的天镇、山阴、繁峙等呈增加趋势外,各代表站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南部、东南部及五台山为连阴雨多发区,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为少发区;山西秋季连阴雨存在2~3年、8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8年左右振荡周期的振幅最大,能量最强,是周期振荡最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文雯  李国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5):1433-1442
为深入分析大气水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基于2016年成都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首先利用地面气象要素估算出逐时的大气可降水量(PWV),继而结合空气质量指数资料研究了成都地区降水、静稳天气、太阳辐射强度等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及其与大气水汽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条件下,臭氧(O_3)浓度随着PWV的增大而显著减小,PWV与PM_(2.5)、PM_(10)浓度的正相关系数减小,其中对PWV与PM_(10)浓度的相关性影响最大,相关系数减小47.62%.PWV与O_3的负相关系数在春季增大、夏季减小;PWV与PM_(2.5)的正相关系数在秋、冬季减小.当天气处于高静稳指数时,PWV变化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PWV与O_3的相关性也不同,随着太阳辐射增强,PWV与PM_(2.5)、PM_(10)的相关性从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17年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实测气象观测数据,探究了长三角地区的AOD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AOD与多个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以对AOD的时空变化作出合理的气象解释。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年均AOD呈周期性波动变化趋势,2011年出现峰值0.83,2014年AOD开始迅速下降,至2017年达到最低,较2014年相比下降22.8%,这与政府实施的固体颗粒物控制排放政策有关;每年夏季(6,7月)AOD出现最大值,这主要是海洋上大量的海盐气溶胶颗粒和水汽扩散到内陆地区造成的。2)从空间分布来看,长三角AOD高值区均分布在江苏南部以及徐州一带,2014年以来AOD高值范围逐步缩小;浙江地区AOD明显低于苏沪地区,这与浙江地势高起伏较大密切相关。3)从相关性方面来看,AOD变化与气温、相对湿度变化之间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风速的相关性较复杂,这可能受风向的不确定影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出现大范围的AOD高值区;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固体颗粒物对于AOD贡献率较大,因此冬季AOD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空气污染状况。该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地区气溶胶评估、空气质量归因分析、空气质量改善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曲雅微  王体健  袁成  吴昊 《环境科学》2023,44(12):6598-6609
近年来,中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臭氧(O3)污染快速上升,实现PM2.5和O3协同控制的基础与关键是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精细化探测和污染溯源.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污染探测可以有效获得近地层的PM2.5和O3结构特征,并结合计算机算法对大气污染事件进行精准溯源,具有高时效性、高灵活性和高时空分辨率的特征,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区域污染物的分布、变化以及来源,为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回顾传统的大气污染探测方法,总结了污染探测领域常用的无人机飞行平台类型和探测仪器,归纳了基于无人机的PM2.5和O3污染探测应用与相关溯源算法,并展望了无人机大气探测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选用一种成本低、可大规模合成的Cu基MOFs(Cu-MOFs)材料作为CO2吸附剂,在原位合成过程中添加石墨烯量子点以调控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适量石墨烯量子点的添加有利于提高Cu-MOFs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相比未改性MOFs材料,改性后的CO2吸附性能有所提高,25℃,100kPa时提高了4.5%.随着温度升高,吸附容量提升越明显.改性后的MOFs对于N2的吸附量则比未改性时更低,因此计算得到的CO2/N2吸附选择性也更高,增加了近一倍.综合等量吸附热的考察结果发现,尤其添加适量含N石墨烯量子点的Cu-MOFs吸附剂不仅具备了较高的吸附容量、吸附选择性,还展现了较理想的吸附热,因此兼具了较优CO2吸附性能和较低脱附能耗的特点,为MOFs吸附剂的改性提供了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调整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调整能控制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手段. 从湖泊流域产业的特有结构分析出发,以太湖为例,分析了当前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产业不合理性,探讨了点源污染、线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其对污染总量的贡献、治理方案并加以对比分析;探讨了湖泊流域产业调整和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污染控制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污染总量恒定或稳步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对流域产业升级和优化调整提出了具体的产业结构和政策,这对指导湖区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太阳能资源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祝昌汉  罗勇  高歌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1984-1993
利用1961-2007年的日照时数建模计算了三峡库区的太阳辐射,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的太阳能资源作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年总辐射量介于3200~4400MJ/m2,与德国等太阳能利用大国相当;“下游多,上游少”是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且在秋、冬季差异更为明显;资源的年变化具有“夏大冬小”的特点,同时呈典型“双峰结构”,最大和次大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5月;库区上游太阳能季节差异大,而中、下游四季差异相对较小;库区太阳辐射以散射辐射为主(平均为64%),上游尤其明显;1961-2007年,资源量与直射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夏、冬季下降尤为显著,分析表明这与轻雾日数和霾日数的增加有关;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资源量开始回升,有利于库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