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amiodarone)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服用胺碘酮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包括肝毒性。鉴于人体与共生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口服胺碘酮对机体的影响,从药物吸收到直接或间接的药物作用,反映了药物与机体以及共生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胺碘酮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为探讨胺碘酮对肝脏的影响,建立了胺碘酮诱导小鼠模型,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分别设置200 mg·kg-1的低剂量组和600 mg·kg-1的高剂量组。研究发现胺碘酮处理28 d后,诱发小鼠肝脏转录谱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胺碘酮处理组有1 634个差异基因表达显著变化,差异基因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代谢信号通路、胆汁酸分泌、代谢外源物质的细胞色素P450信号通路等。此外,胺碘酮处理组肝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肝脏出现微泡型脂肪肝,脂质新生相关的基因Acaca、Fasn和Srebf1表达上调。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  相似文献   
2.
双酚A和几种天然激素对鲫鱼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样中分离淋巴细胞,体外培养72h,用MTT法测试双酚A和几种天然激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评价双酚A的免疫毒性.结果表明,可的松对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睾酮和雌二醇对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双酚A具有与睾酮和雌二醇相似的诱导作用,明显地促进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研究结果揭示双酚A对鲫鱼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分离鉴定不同形态烷基铅化合物的各种方法及它们的发展过程,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阐述了用于测定痕量烷基铅化合物的GC—AAS联用技术的仪器装置、实验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为体外毒性试验靶细胞,采用支持细胞、生精细胞、间质细胞的形态、细胞活力、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细胞早期凋亡坏死率和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5种检测指标评价了X市和L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的生殖毒性,并筛选了对痕量有机污染物敏感的生殖毒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皆可引起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和生精细胞形态的变化,相比较而言,对生精细胞的影响更严重.X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对3种生殖细胞胞外LDH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L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的暴露下,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胞外LDH活力显著增强(p<0.01).X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可使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显著减少(p<0.01);而L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对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无明显影响(p>0.05).两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发大鼠睾丸细胞损伤,生精细胞对环境毒物是比较敏感的细胞,细胞形态、活力、LDH活力、凋亡坏死率、睾酮分泌量等生殖毒理学检测指标可用于饮用水源地水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毒细胞以及细胞质中对-正壬基酚(4-n-NP)的含量,并初步探讨了4-n-NP在细胞中的分布.在不同介质中加标回收率在76.5%-98.9%之间.利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样品发现:在浓度为10μmol·1-1和20μmol·1-1的4-n-NP溶液中暴露12h,105个细胞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21.0ng和43.0ng,而相应的细胞质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14.2ng和28.4ng,显示有67.6%和66.0%的4-n-NP分布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6.
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在温瑞塘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监测结果是水质评价与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针对常规定点水质监测方法无法完整再现水质指标的时空连续分布特征的问题,将船只搭载的水质实时监测设备与GPS同步形成基于GIS数据支撑的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重点对水质监测仪及GPS空间数据集成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在温瑞塘河流域进行了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连续性纵向水质监测不但能进行连续时空水质监测,还能与GPS、GIS结合进行连续性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毒素-LR污染饮水的健康风险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繁殖和水华暴发从而使得藻类释放大量藻毒素,已经演变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囊藻毒素通过饮水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最主要的靶器官是肝脏,从而造成肝细胞功能缺陷,比如黄疸和磷酸化活性改变。这些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磷酸酶的抑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调节。综上,微囊藻毒素会造成组织结构损伤、凋亡,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影响细胞周期,导致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8.
水中无机痕量阴离子的浮选—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茅力  练鸿振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3):28-29,27
前言浮选——分光光度法(Flotation-Spectrop-hotometry),是利用离子缔合物的浮选性能,结合光度分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痕量分析方法。有关浮选——分光光度法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前人做了大量工作,而用于环境样品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尚不多见。作者认为,对于阴离子的测定,浮选——分光光度法有其独到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对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作一简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降解对苯二甲酸的酵母和细菌的复合处理,使TA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并生产了单细胞蛋白。该单细胞蛋白营养价值高,经急性和遗传毒性试验表明属实际无毒类,并不具遗传毒性,是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式动物线虫追踪造纸厂废水中酸碱类毒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毒性鉴别评价技术TIE程序中引入模式动物线虫,并通过寿命、半数致死天数、生殖速度、生殖能力、身体运动行为等指标进行造纸厂工业废水中酸碱类毒物的毒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线虫生命周期的影响程度上:2号>4号>1号>3号,对世代时间的影响程度上:2号>1号>3号?4号,对产卵数目与头部摆动频率的影响效应相当:1号?2号>3号?4号,对身体弯曲次数的影响程度上:1号?2号>3号>4号,且2号水样对线虫所有指标皆呈极显著性影响(p<0.01)。因此,造纸废水中的易受酸性影响的碱类毒物毒性相对最强,而易受碱性影响的酸类毒物以及颗粒状毒物只是对线虫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影响某一特定的方面。该研究策略有效地对造纸厂工业废水中的酸碱性毒物的生态毒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