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碱渣海洋倾倒沉降过程的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的结果,初步探讨了碱渣云团倾倒后的声学特性,解释了碱渣云团回波信号的意义,给出了碱渣云团信号强度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影响碱渣云团信号强度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2.
海上溢油溶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海上溢油的溶解过程。经过海上现场实验,以O#轻柴油为例计算了C12~C21的每种正烷烃,总异构烷烃、总环烷烃和总芳烃在海水中的垂直扩散系数和溶解量,并建立了预报海水中油浓度和溶解量的方法。对于O#轻柴油来说,在平静海况下,溢油48h内,溶解于海水中的量约为总油量的0.52%。该结果为溢油危险评价和评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东半岛的新构造运动以抬升和下降为主要形式,水平方向运动不明显,地震、地热活动表现突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间歇性的特征。对辽东半岛全新世海侵后的海岸构造上升率初步计算结果表明,距今1000~6000年前的海岸上升率为1.18~1.20mm/a。其中.黄海沿岸为1.08~1.24mm/a,渤海沿岸为1.09mm/a。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了欧空局拟在1991年发射的ERS-1卫星及其星载仪器:合成孔径雷达、雷达高度计、散射计和多通道辐射计。ERS-1卫星数据将包括海冰、波浪、风、水深、灾害风暴、油膜等信息。文中介绍了海冰遥感的发展过程及ERS—1卫星准备中的海冰遥感实验。BEPERS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研究区和实验基地;实验项目分为机载SAR的飞行实验、辅助SAR的航空遥感和地面观测。BEPERS是成功的,可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的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海冰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底质铬的监测中,沉积物分析样品的代表性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对于正确地报告海洋底质铬的环境背景值以及客观地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沉积物的分析样品可分为单次采集的原始分析样  相似文献   
6.
有机粘土矿物对水中低浓度菲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陈畅曙  付云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11-813,830
分别选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四甲基溴化铵(TMA-Br)、聚乙二醇(PEG)表面活性剂改性天然粘土矿物,研究其对水中低浓度多环芳烃类难降解有机物菲的吸附性能和机理,并讨论了有机粘土的用量对吸附菲的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有机粘土矿物吸附菲后的稳定性.3种有机粘土矿物对菲的吸附等温线均呈中凹型,表现为分配系数(Kp)逐渐增大,表明吸附是分配作用和溶剂化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Kp及土样有机碳含量(foc)所得的经有机碳归一化的分配系数(Koc)基本为常数,远远高于天然土壤/沉积物的Koc.在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有机粘土矿物中HDTMA改性粘土矿物对菲的吸附性能最强,PEG改性粘土矿物次之,TMA改性粘土矿物最差.  相似文献   
7.
渤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渤海25柱岩芯样细颗粒(<0.063mm)中重金属含量分布,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底质重金属的分布类型,通过渤海中部岩芯样分析结果,获得渤海沉积物中Cu、Pb、Zn、Cd的环境背景值。在研究中,借助Pb210测年技术测定了百年前沉积层中重金属含量,结果与渤海底质Cu、Pb、Zn和Cd环境背景值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在辽东湾地区,当海冰与海上结构物表面冻结在一起时,随海水涨落会对结构物产生冻结附着力。本文介绍了辽东湾海冰与不同建筑材料进行冻结附着强度试验的方法、原理和结果。试验使用了钢材、木材和混凝土三种建筑材料并在-5~-25℃之间五个温度下进行不同剪切位移速率的试验。试验结果获取了冻结附着强度与剪切位移速率、剪应力速率的关系以及冰块接触面积、材料表面粗糙度、吸水性等对各冰温下最大冻结附着强度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暖冬海冰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8~1989年冬季,辽东湾气温偏高,以致辽东湾冰情偏轻。本文收集了该冬卫星、船舶、沿岸监测和调查的冰特征资料,综合性地分析了正常年份与偏暖年份冰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历年气温资料分析了冰情偏轻的原因;结合该冬季冰晶结构特征和气温变化过程进一步阐明近岸单层固定冰的生长过程。最后,利用冰晶结构解释单层固定冰抗压强度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表述了辽东湾菊花岛海域及其附近湖间带表层沉积物、底栖动物及底质营养盐等最新调查成果。借助因子分析,探讨了该区沉积环境和底栖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导致底栖动物群落及其密度的变化:岛西部近岸为风浪作用的砂质沉积区,生物种群单调、资源量低、生物贫脊;岛屿东部波浪、潮流作用的砾、砂、泥混合沉积区,生物种类多样、资源量离、生物密集;岛屿南北两侧弱动力作用的细粒沉积区,为生物单调资源量中等的过渡区。潮间浅滩(兴城、菊花岛海滩)生物多集中在低、中水动力环境区域。各种群生物量在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差异明显:软体动物生物量大多在以砂和砾石的底质中为最高;节肢类多在砂、粉砂和泥的环境区栖息;拟软体动物则择其较高粘土含量的底质为其理想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