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专家系统的组成及其发展,指出专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并就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综述了其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试试验研究讨论了利用颗粒污泥接种的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性能。在7~31℃温度范围内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负荷条件下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讨论了各参数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为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体磷污染的日益加剧和排放标准的进一步严格化,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除磷技术已成为当今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分析、评价污水除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三种偶氮染料降解历程在紫外-可见光谱上的表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峰  华河林  邓南圣 《环境化学》2000,19(4):348-351
本文对基本结构相似的三种偶氮染料橙黄Ⅱ、活性艳红X-3B和活性黑K-BR水溶液在铁粉还原-光氧化两步法处理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作对比分析,依据其结构与特征吸收的关系,初步推测还原铁粉-光氧化法降解染料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铜的植物毒性与植物蓄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铜是其中毒性大、分布广的一种。本文介绍了铜对植物的毒性与植物蓄积之间的关系,认为植物对铜的蓄积部位和络合方式能极大地影响铜的毒性。过量的铜能影响细胞膜的透性和细胞内酶系统的活性,影响光和色素的合成及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壁是植物蓄积铜的重要部位;植物体内的络合物质能在细胞内将铜络合而解毒。  相似文献   
6.
采用仿生矿化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染料模拟废水,研究了猩红B初始浓度、pH、催化剂投加量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猩红B光催化降解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壳聚糖能有效负载CdS纳米微晶.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描述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反应动力学行为,在猩红B初始质量浓度较低(≤20 mg/L)时,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降低猩红B初始浓度和溶液pH都可显著增大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催化剂投加量小于0.7 g/L时,光催化降解速率随其增加而增大,但催化剂投加量过大会使光催化降解速率减小;催化剂重复使用第5次时,猩红B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仍为第1次使用时的63.4%.  相似文献   
7.
王宗平  吴峰等 《环境化学》2002,21(6):590-593
实验研究了光化学方法处理垃圾填埋汤渗沥液的效果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光化学方法受PH值,光照时间,催化剂等的影响,在PH=3,混凝后渗沥液光照4H可取得64%的COD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马彦涛  薛金凤  梁涛  夏军  张秀梅 《环境科学》2006,27(9):1765-1769
为了研究妫水河流域的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实验,结果表明,氮磷输移率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溶解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是0.997 8和0.988 9,因此提出了新的溶解态氮磷负荷模型.从妫水河流域的土壤图、土地利用图中提取地理信息,以数字高程模型为依据,应用新模型研究了妫水河流域溶解态氮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溶解态氮主要来自水浇平地,其次是低山和丘陵.  相似文献   
9.
田晓峰  侯浩波 《四川环境》2005,24(2):21-23,46
医疗垃圾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焚烧后的残渣同样存在最后稳定化的问题,国外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基础回填,本文通过对两种胶凝材料(普硅水泥和复合矿渣水泥)对医疗废渣的固定化效果研究,探讨医疗废渣再利用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光化学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平  陶涛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2002,21(6):590-593
实验研究了光化学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效果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光化学方法受pH值 ,光照时间 ,催化剂等的影响 ,在pH =3、混凝后渗沥液光照 4h可取得 64 %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