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系统安全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突发环境风险评价可以从时间维度的规划、建设和现状三个层次入手,并结合单元与区域的空间维度进行分类,继而指出区域范围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需要重点研究。针对现有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和不能对有毒有害物质如何释放,释放后在空间中的风险分布格局,以及风险受体如何受到损害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境风险场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它在描述环境风险源、风险传播途径以及风险受体三者在空间中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能够全面地反映环境风险,为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态磺胺类药物在根-土界面的空间分布及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分析和发光细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在作物根-土界面的形态分布及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在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水溶态的形式存在,远根区则以有机溶剂可提取态为主要形态.3种形态磺胺类药物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抑制率均小于30%,表现为低毒性.不同形态磺胺类药物对明亮发光菌表现的生态毒性不同,有机溶剂可提取态对明亮发光细菌的毒性最大,水溶态次之,结合态毒性最小.根际区水溶态的含量及其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毒性抑制率大于远根区,而有机溶剂可提取态和结合态的含量及其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毒性抑制率则小于远根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