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2是燃煤烟气中主要污染物质和形成酸雨的根源,因此烟气脱硫是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日本在烟气脱硫方面具有先进与实用的技术,现介绍4种在日本已取得成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砖瓦厂氟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砖瓦厂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通过模拟试验和现场测定,研究了制砖中氟的释放与温度的关系,成品砖内氟的残留分布和砖瓦厂氟的无组织排放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砖瓦厂生产中氟的释放率为54.3%。这些结果对防治砖恒心各氟的污染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厌氧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还原裂解作用,开发了以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的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100—3500mg/L,COD总/COD染化比值40,HRT3.0d下,COD去除率>80%,最低染化COD去除率>45%,色度去除率>85%;实验证实,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组分的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应器内的污泥大多呈颗粒状;污泥活性和工艺性能可控制工艺运行参数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5.
不同状态MnO2对废水中As(II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nO2对含As(III)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MnO2对As(III)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 其饱和吸附量为44.06mg/g(δ-MnO2)和17.9mg/g(ε-MnO2), 阴离子的存在使MnO2吸附量有所下降, 一些阳离子(如Ga3+、In3+)可增加其吸附量, 吸附后的MnO2经解吸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处理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净化机理,并且通迂该工艺处理矿井水和城市污水的两个实例,说明了该工艺的特点,指出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处理矿井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三唑磷农药废水厌氧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流化率工艺处理在唑磷农药废水,必须降低原水中NH3-N含量,调整营养比例,当COD:N:P=(180~200):5:1时,在中温厌氧消化条件下,COD含量可从4170mg/l,去除率约50%,沼气产率达到0.256m^3/m^3.d。因此,把厌氧处理作为好氧处理的预处理单元,能确保整个处理系统出水达标。  相似文献   
8.
以清洁生产促进浙江省工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实践表明,通过对企业的废物审计和清洁生产的实施,在国家投入少量资金的条件下,短期内即可减少原材料消耗5%~10%,污染物排放减少10%~5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并腾出了环境容量满足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达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1背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沿用以大量的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传统的生产模式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量资源和能源以废物的方式排入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多年的实践证明,继续维持传统粗放型经济增…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入环境的人工化合物越来越多,其中氯代芳香族化合物所占的比例也日趋增大。美国环保局(EPA)公布的129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含卤有机化合物占一半以上(其中以含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为主)。我国公布的68种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含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它们广泛存在于制药、焦化、石油化工、农药等多种生产废水中,不仅毒性大,污染面也很广。研究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对其污染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氯代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γ-BHC在稻田壤和水稻上有不同程度异构化为α、β、δ-BHC的趋势,但强度不大,其异构化程度随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和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差异而不同。由此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γ-BHC不至于因其异构化而构成对农田土壤与水稻的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