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布局高层建筑群的风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由6幢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的周围风环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6幢建筑起初呈两行三列布置,通过改变各列建筑的横向间距,得到了6种不同布局型式的建筑群。对各建筑群周围人行高度处的风速比和风速矢量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比较,据此对不同布局形式的建筑群的风环境状况作了评价,提出了通过调整平面布局改善高层建筑群风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小割集方法是评价网络系统可靠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最小割集理论在城市复杂给水网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建立了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计算评价决策模型,并通过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割集方法的城市供水管网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溜砂坡的成灾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溜砂坡足我国西部山区公路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对溜砂坡的形成发展机理认识不足,目前采用的治理措施不能很好地解决溜砂灾害,有些工程措施反而会加大灾害程度。通过对川藏公路沿线溜砂坡的调查研究,阐述了溜砂坡的最基本特性是其生长性,分析了溜砂坡的成灾机理和危害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的溜砂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氮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从技术层面上介绍了室内空气的二氧化氮采集与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被动式采样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和库伦原电池法。详细分析了影响室内二氧化氮浓度的主要因素及室内二次污染的相关研究,归纳了其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室内二次污染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面向人居环境之水安全格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对近年京津冀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灾害、水管理等水安全情势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从总体上显示出水危机问题和京津冀地区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必须向节水型社会模式转型;2)建立区域及城市间的协调机制,才能有效克服流域与区域等级的水问题;3)实现京津冀地区水安全格局的治理行动计划网络,提出保护恢复体系、净化循环体系、限制节约体系、调度再造体系、蓄滞防洪减灾体系五大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填方路基诱发滑坡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三高速公路K92滑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及滑坡稳定性的分析,采用不分离接触数值模型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初步揭示了松散覆盖土层上厚度较大的高填方路基是诱发滑坡的内在机理。该类型滑坡的产生是由于路基堆载使坡体产生垂直方向的压缩变形,也使坡体向坡脚方向产生一定的挤出变形,最后诱发了推动式滑坡。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铁絮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聚合氯化铁(PFC)对高岭土悬浮颗粒的絮凝试验中浊度和Zeta电位的测试,发现低温时在相同的PFC投药量下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Zeta电位减小;在达到相同的浊度去除,低温时PFC的投加量要小于常温时,在相同的药剂投加量低温时Zeta电位要高于常温时;温度降低PFC水解和沉淀速度减小,使得PFC水解中间体更易与污染物反应,同时增强了电中和能力,减少了PFC的用量;温度的降低使得PFC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中间体水解程度减小而保持形态的时间延长,所以PFC比传统混凝剂FeCl3处理低温低浊水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多种极端灾害给桥梁带来的严重后果强调说明了桥梁多灾害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目前国内外的桥梁设计规范并没有考虑多种极端灾害的共同作用。首先回顾了多灾害理论在桥梁设计中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两个极端荷载下桥梁多灾害响应的尝试,包括用优化理论寻找设计最优解、用试验验证多灾害设计的桥梁构件、用实测数据进行易损性分析以及用分项失效概率理论进行多灾组合等。进而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荷载组合理论在多灾害组合中应用。基于全寿命理论的桥梁设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它能够在桥梁全生命周期中考虑多灾害等因素,是未来多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山市鹿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概况和特色。工程一期处理规模为4.0万m3/d。采用"微孔曝气+推流器"的方式,充氧调节幅度为45%~100%,同时设计水深增加到5.5m,有效减少氧化沟的占地面积,节约运行费用。污水厂进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3-N,主要处理工艺为改进型Orbal氧化沟。此外为了适应雨季的水量冲击,系统采用灵活的进水方式,雨季污水直接进入中沟,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同时,减少了污泥流失。两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现状出发,剖析了我国应急救援存在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志愿者普遍缺乏系统培训及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等主要问题。具体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专业优势,提出了建立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参与地震应急救援长效机制,以填补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性志愿救援队伍的空白,完善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社会参与体系,推动中国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