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讨论了铜在淡水藻(Scenedesmus subspicatus86.81SAG)细胞壁和细胞内分布规律,以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水体腐殖酸(FA)存在下对铜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DTA和FA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细胞表面铜的吸附量,但是不影响细胞内铜的浓度,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溶液相铜与EDTA或FA形成的铜络合物是生物无效形态,不参与铜在藻细胞壁上特定位点或生物配体的竞争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在高纬度地区公司所起的作用,它被概念化为以社会和经济为媒介的生态系统,同时指出了商业环境里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社会参与者.我们列举了高纬地区企业行为的三个案例并对其中各种共性进行了讨论.特别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商业理论和实践进行革新,以使其不只是停留在社会与经济概念的组织恢复力上,而要把高纬地区的生态恢复力也包括到商业管理的目标之中.同时我们也认为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应该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管理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企业高层可以据此制定和修改企业的管理策略.最后,文章在结尾处呼吁对高纬地区内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的作用制定更为详细的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3.
以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以及声、光、热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不满意百分比指标PD(predicteddissatisfied),基于熵权理论对整个室内环境进行评价。在多因素的室内环境评价过程中,该方法在以实测数据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后,根据各评价对象之间某些评价指标重要度的差异,自动调节各种差异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合理的优化了评价过程。以某小区6户人家家庭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测试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灌溉水对农药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大量灌水的特点,首次在国内应用欧洲官方成熟的农药评估模型——PEARL模型,研究评估了成都平原当前蔬菜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对两种不同特性农药的渗漏的影响。杀毒矾(土壤吸附力(KOM)为0 L/kg,半衰期(DT50)为8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190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则可达523μg.L-1,是没有灌溉条件下的2.75倍。三唑磷(KOM为200 L.kg-1,DT50为6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0.025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为0.13μg.L-1,比没有灌溉时提高了4.2倍。不管有没有灌溉三唑磷在该地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都很小,而杀毒矾的风险则很高。因此,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子。在蔬菜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被土壤吸附力强、半衰期短的农药,例如:三唑磷;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载体是土壤水,不合理的灌溉会大大地加大农药淋溶,应当多使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减少使用漫灌等耗水多的原始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5.
IFC化肥增效剂在盆栽小白菜上的应用试验表明:与单独施用碳铵处理相比,施用碳铵 IFC化肥增效剂可使小白菜鲜重增加8.97%(P<0.01),干重增加3.45%(P<0.05),吸氮总量增加8.70%(P<0.01),NO-3-N含量降低30.10%(P<0.01),但含氮率无明显变化.IFC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好于常用氮肥增效剂双氰胺.适量施用IFC化肥增效剂使土壤氨化强度略有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反硝化作用,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转化处理NOx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 ,并分析了该技术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污水磷回收新产物——蓝铁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渐行渐近的磷危机使磷回收从理论已经走向实践.磷回收产物形式很多,但经济、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才能驱动企业自愿实施.在污水处理生物污泥中新近发现的蓝铁矿(Vivianite,Fe_3(PO_4)_2·8H_2O)沉淀物因潜在的特殊用途以及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自然界,蓝铁矿广泛存在于地表水体沉积物中,是一种非常稳定(K_(sp)=10~(-36))的磷铁化合物.决定蓝铁矿生成的条件除富铁、富磷之内在因素外,还需要环境中存在合适的还原性条件(ORP-300 mV)以及中性上下的pH条件(6~9).实践中,污水或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时刚好存在蓝铁矿形成的内、外在条件,荷兰污水处理厂在生物污泥中便检测发现有蓝铁矿物质的存在.为推动蓝铁矿基础及其应用研究,本文综述蓝铁矿化学性质、经济价值及回收潜力;分析pH、ORP、微生物、硫化物等环境影响因素;辨析其在生物污泥中的生成路径;提出从污泥中分离、提纯蓝铁矿的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经验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业污染减排成效的日益显著,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对农业面源污染十分重视,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却没达到预期效果.欧美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探索,可为中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MAP沉淀法目标产物最优形成条件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确定鸟粪石(MAP:MgNH4PO4·6H2O)形成的最优条件,引入化学剖析法,利用酸溶液将鸟粪石沉淀法中所得沉淀物溶解后进行相应的元素分析;提出一种根据沉淀物中的NH+4-N含量间接计算确定鸟粪石含量(即纯度)的分析方法.根据这种计算分析方法,分别得出了不同pH条件下以自来水(主要为地下水)和超纯水作为溶剂所合成的鸟粪石纯度,并对pH和Ca2+在鸟粪石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计算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MAP沉淀法目标产物的定量分析,弥补了国内外目前普遍依靠XRD技术定性判断所得沉淀物中鸟粪石是否存在的缺陷.以超纯水作为溶剂时,使鸟粪石纯度>90%的最佳pH范围在7.5~9.0,而以自来水为溶剂时,获得相同鸟粪石纯度最佳pH范围则是7.0~7.5.实际污水中常常含有相当数量的Ca2+,实施碱性条件(pH>8.0)的MAP沉淀势必大幅降低鸟粪石的纯度.因此,对实际污水回收磷而言,MAP沉淀法的最优pH条件应控制在中性范围(<8.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