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深刻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气候变暖、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2010年7月19日,明确将重庆纳入低碳试点城市.本文对重庆目前碳排放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做了简单的陈述.促进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如果能在重庆试点成功,可以为其他省市的低碳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因此,对重庆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绞吸式挖泥船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污染物释放量,避免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需对其进行环保功能改造。论文分别采用普通绞刀、螺旋绞刀以及加装防扩散装置的普通绞刀和锥形螺旋绞刀进行疏浚模拟试验,考察疏浚点周围上覆水中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各种疏浚设备的环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绞刀疏浚时,底泥中污染物释放量比采用普通绞刀时小。同时,在这两类绞刀上加装防扩散装置均能有效降低污染物释放量,特别是能有效抑制疏浚后1 h内营养盐氮的释放。普通绞吸式挖泥船环保功能的最佳改造方案为采用螺旋绞刀替代普通绞刀并加装防扩散装置。  相似文献   
3.
以忠县皇华城河段为例,利用Delft3D数学模型对三峡航道环保疏的水质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疏浚工程的进行对河道水质环境影响比较明显,随水流方向污染物质量浓度上升速率变慢,在疏浚点污染物质量浓度上升245 mg/L,疏浚点下方4 km处污染物质量浓度上升约为20 mg/L,河段末端污染物质量浓度上升约为14 mg/L;疏浚工程结束后,河段的水体水质能够较快得到恢复,离疏浚点越近恢复得越快,疏浚结束1 d后污染物质量浓度基本已恢复到本底值,疏浚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较快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重庆万州龙宝河片区海绵城市改造的径流污染控制效果,运用SWMM模型模拟该片区的径流过程,研究不同重现期下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重现期为1~50 a时,LID设施对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的总量削减率分别可达47%~72%、56%~70%、48%~64%、43%~66%;对上述污染物峰值浓度的削减率分别为31.31%~41.05%、25.12%~38.93%、22.50%~31.38%、13.39%~21.76%,并能延迟峰现时间2~11 min。由此可见,海绵城市改造能够有效缓解径流污染,但随着重现期增加,控制效果会变差,说明海绵城市更适用于低降雨强度的径流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天然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原位钝化技术已渐渐运用到水体修复当中,文章综述了各种钝化剂的作用机理,处理过程中的优缺点、影响因素及适用范围。并结合环保疏浚的具体情况,提出将原位钝化技术运用在疏浚过程中的一种新思路,值得广大学者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ALB工艺处理重庆小城镇生活污水,分别考察了好氧区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提装置气量Q、污泥龄期S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LB工艺的最佳反应参数:好氧区溶解氧DO为2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气提装置气量Q为1 L/min,污泥龄期SRT为15 d。在此条件下,COD、NH_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0%、83.4%、66.1%、68.8%,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ALB工艺属紧凑节能型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新工艺,适合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采用。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晓玲  邱丽娜  魏泽军  杨程  何博 《环境科学》2022,43(8):4127-4135
生物滞留带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净水和渗水措施,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明生物滞留带重金属累积、污染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重庆市悦来新城生物滞留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重金属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污染系数、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污染水平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悦来新城生物滞留带中除Mn外,Cu、Zn、Pb、Ni和Cd的含量平均值均超出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4.14、1.77、4.98、1.23和6.51倍.空间分布上,不同功能区域道路旁的生物滞留带重金属含量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工业区道路生物滞留带中Cu、Zn、Mn、Pb、Ni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生物滞留带中的同种类重金属含量(P<0.05).污染系数和地质累积指数显示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排序为:Mn相似文献   
8.
CO2排放权的分配问题不仅是构建碳交易市场的起点,还是排放权交易中最具争议和最为核心的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实施企业CO2排放权初始分配,从经济最优性、分配公平性、生产连续性三方面的综合决策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以企业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CO2减排费用和综合基尼系数及CO2排放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CO2排放权初始分配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既定企业的CO2减排任务分摊中,对环境决策者的目标决策选择行为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减排成本较小、经济发展规模较好及公平性指标值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承担较大的减排任务;企业决策者对不同目标的选择,有利于挖掘具有高减排潜力的企业,以实现整体减排分摊的优化;该分配方法既克服了单目标分配的缺陷,又兼顾了各企业的实际差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9.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存在、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的新微持久性污染物.近年来,PFASs已在全球垃圾填埋渗滤液中频繁检出,对生态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废物填埋系统PFASs的来源,渗滤液赋存PFASs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体上,垃圾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浓度水平跨越6个数量级(ng·L-1—mg·L-1),并呈现以短链PFASs为主的污染特征.降雨、渗滤液回灌、渗滤液理化性质等因素均会影响PFASs赋存特征,但具体影响机制尚未阐明.现有渗滤液处理工艺(生物处理、膜处理等)对PFASs的去除率可高达99.8%,但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前体物污染转化与副产物环境归宿不明等问题.本文还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增进对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污染及其控制的科学认识,为填埋系统新污染物控制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由"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oxyfera(M.oxyfera)"主导的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过程(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oxidizing,ndamo)是碳循环中新发现的一个过程.已有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消落带有n-damo菌的存在.为了解人类活动对n-damo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不同的消落带n-damo菌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水平高的小河消落带n-damo菌基因丰度(8.98×102~3.31×105copies·g~(-1))整体上要高于白家溪(4.72×102~5.32×104copies·g~(-1)).此外,淹水都会导致两个地点n-damo菌基因丰度的增加.白家溪的n-damo菌丰度与累积淹水时间呈线性正相关,而小河的n-damo菌丰度与土壤总氮显著负相关.系统发育树和多样性分析表明,淹水前白家溪和小河相近高程土壤n-damo菌群落结构比较类似,但淹水后出现较大差异;较低高程土壤的群落多样性要明显高于较高高程土壤.消落带土壤中的n-damo菌群落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淹水会导致这种异质性增加.淹水和人类活动对于n-damo菌的多样性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些结果表明,淹水和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消落带土壤中n-damo菌群落结构,而人类活动可能进一步增加n-damo菌的丰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