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成基 《灾害学》1997,12(1):84-87
本文依据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讨论了地裂缝的发展趋势、地裂缝的对策等热点问题,提出融西安地裂缝研究于广阔的时空环境中、正确评价其微观形态,是深化西安地裂缝研究的唯一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2.
延军平 《灾害学》1997,12(4):65-68
根据贫水化的严重形势,应用水循环的原理,提出了减缓贫水化的几个主要途径,对解决城市淡水短缺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区划几个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民经济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作出科学的规划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自然规律中,遵循生态规律尤为重要。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各物种之间以及与生存环境之间,彼此都有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当这种关系协调时,系统表现为平衡状态;当这种关系不协调时,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怎样才能保持或达到这种生态的平衡状态,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这就要进行“生态区划”和“生态设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历史资料里,曾记载有地震时“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一语。研究者多认为震时在当地发生有大型滑坡,但迄今未见有对这一滑坡的调查报导。 1985年10月,笔者实际观察了潼关原北缘一处老滑坡,现简介于下。滑坡位于远望沟口以东近百米处(图)。由于黄河向南岸侧蚀,滑坡体已大部无存。现存遗址仅为部份滑坡后壁,其宽度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与人为危机也在频繁出现。为了防止和治理灾害的产生与影响,首先必须认识灾害。根据各种灾害的形成及地理分布特点,在地域分布规律和人为影响共同作用下,可把全球的灾害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灾害的最大一级区域——各大洲的主要灾害。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土壤CO2 释放量和释放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o J  Du J  Yuan D  Yue Y  Zhang X 《环境科学》2002,23(1):22-25
根据碱溶液吸收法,对西安地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资料显示,西安地区各月份土壤CO2释放量在一昼夜内具有明显的变化,从当日上午到次日上午,CO2释放量表现出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特征,但释放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滞后4-6h左右,温度是决定土壤CO2释放量昼夜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它的升高和降低分别造成了土壤CO2和放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不同,林地释放量大于草地,草地释放量大于裸地,夜间12h释放量大于白天12h释放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要江河的悬河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军平 《灾害学》1993,8(2):59-62
本文根据中国主要江河出现的悬河现象;提出了悬河化、黄河化的概念,并对悬河化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惠振德 《灾害学》1993,8(3):69-74
本文扼要记述了陕西1950~1992年重大地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发生年代、地点、灾情,为本区国土整治、区域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煤矿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惠振德  孙虎 《灾害学》1995,10(2):48-51
本文根据调查统计及遥感资料,对我国近40年以来煤矿主要灾害类型、特征、灾情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针对煤矿生产现状与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减灾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陕西省汉中地区历年来山灾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查,用区域地理学的方法论述了该山区山灾产生的条件、特点、成因和分布,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