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结合该地区20世纪以来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计算、可公度系图谱构建及蝴蝶结构图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十年内的2015年和2017年前后川滇地区均有可能发生≥7.1级强烈地震,其中2015年的灾害信号最强。该研究旨在丰富可公度方法的灾害趋势判断案例,同时希望能为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地表灰尘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王丽  王利军  史兴民  卢新卫 《环境科学》2016,37(4):1279-1286
采集了西安市地表灰尘样品58个,利用GC-FID对其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含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特征与环境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地表灰尘中单体PAH的含量范围为14.69~6 370.48μg·kg~(-1);16种PAHs总量(Σ_(16)PAHs)范围为5 039.67~47 738.50μg·kg~(-1),平均值为13 845.82μg·kg~(-1).与国内外其他城市比较发现,西安市地表灰尘中PAHs的含量相对较高.地表灰尘中PAHs主要由4环以上的高分子量PAHs构成,7种致癌芳烃(Σ_7CPAHs)平均占Σ16PAHs的46.08%.地表灰尘中Σ_(16)PAHs的平均含量在工业区最高,文教区、交通区和商业交通混合区含量次之,住宅区和公园较低.地表灰尘中Σ_(16)PAHs平均含量沿主城区-二环-三环由内向外呈增加趋势.地表灰尘中Σ16PAHs在东郊和西郊工业区、南郊和北二环重交通区相对较高,主城区、北郊和城市东南部较低.比值法、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地表灰尘中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煤的燃烧,其中柴油燃烧和汽油燃烧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07%和32.31%,煤燃烧方差贡献率为23.40%.  相似文献   
3.
陕西关中地区水文气候状况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华  胡小晖  程燕 《灾害学》2002,17(2):37-41
利用1953-1999年陕西关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永量和同期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分析对比关中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与周期中国气温变化、气温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对关中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退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特点及其气候干暖化趋势。关中地区未来气候将更趋干暖化,生态环境将更加脆弱。建议在西部大开发当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都城的选址、建设和迁移发展必须以环境资源为基础。我国古代的国家都城在黄河中游反复迁移,以至最后东迁南迁。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变迁和灾害一直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时期洪涝和干旱灾害,以及气候水文变化资料,结合古都所在地的环境资源条件分析讨论,揭示了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都城迁移发展的影响。都城在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反复迁移,以及后来的东移开封,和南移到长江下游平原,环境的变迁是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汉江上游郧县曲远河河口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江上游河谷郧县曲远河河口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粒度、磁化率和烧失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夹在古土壤中的灰白色沉积层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记录了一次特大洪水事件,用地层对比法和OSL方法确定其发生时间为4 950~5 450 a B.P.。用古洪水SWD尖灭点法确定古洪水行洪水位高程为169 m,采用比降法恢复其洪峰流量为60 577 m3/s。根据2011年汉江上游洪水洪痕,用相同的方法对洪峰流量进行了反演,误差为-411%,说明用比降法恢复的古洪水洪峰流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明代(1368~1644年)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的时空特征、等级序列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涝灾害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生频率从早期到晚期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相对高发期;水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关中渭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且主要分布在渭河的干流或支流沿岸;该地区水涝灾害以中度水灾居多,约占56.14%,重度和轻度水灾次之,特大灾很少发生.较集中的大雨和暴雨是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发生的的主要因素,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河渠的淤浅使该地区水量承载能力减小,增大了成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乐山市近51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62—2012四川省乐山市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及累积距平、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呈下降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年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暖昼存在着27 a左右的周期,夏日、霜冻、热夜、冷夜、冷昼存在着28 a左右的周期,年极端最低气温存在着11 a左右的周期。除年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他的极端气温指数虽然主控周期不一致,但都存在28 a左右的周期。冷昼和暖昼变化较为复杂,存在4个周期。(3)极端天气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分别增加了15天、21天、32天、29天,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分别减少了2天、24天、4天,乐山地区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增加。(4)乐山市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与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由于乐山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随着乐山市极端天气现象可能性的增加,乐山市发生干旱、洪涝、山地灾害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需要做好预防准备。  相似文献   
8.
典型河谷城市儿童土壤与灰尘铅暴露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铅对城市儿童健康的影响与风险,结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陕西渭河谷地典型工业城市宝鸡、西安、渭南和铜川为研究区域,以定量分析河谷型城市儿童环境铅暴露为核心,收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分析样品总计243个。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铅的含量;采用BCR连续形态分级法探究了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地球化学形态分布与迁移特征;根据US EPA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城市儿童铅暴露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渭河谷地典型城市宝鸡、铜川、西安和渭南城市土壤与灰尘铅浓度(X±SD)分别为(409.2±52.54)和(624.70±66.15)mg·kg-1、(357.47±41.37)和(592.60±36.78)mg·kg-1、(61.4±13.31)和(78.42±14.89)mg·kg-1、(46.71±12.11)和(64.7±13.76)mg·kg-1,均高出陕西省土壤铅背景值;污染水平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4个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发生整体迁移的趋势为:宝鸡城市灰尘(90.71%)西安城市灰尘(84.74%)≥宝鸡城市土壤(83.12%)渭南城市灰尘(74.89%)≥西安城市土壤(74.50%)铜川城市灰尘(72.49%)铜川城市土壤(57.50%)渭南城市土壤(53.79%)。可见,铅在均在城市灰尘中的迁移趋势远大于相应的城市土壤。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均表现出较大的儿童暴露致癌风险,宝鸡和铜川城市儿童土壤与灰尘铅暴露也分别存在非致癌风险,风险程度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儿童铅暴露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程度与其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可氧化态分布呈相似的规律,表明碱性的城市土壤与城市灰尘(p H7)中可氧化态铅可能是导致河谷型城市儿童铅暴露风险和儿童血铅污染的主要形态和因素。由此,城市燃煤排放与含铅制品的加工等活动可能是渭河谷地河谷型城市儿童血铅与铅暴露最主要的贡献源,必须采取长期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选取旅游业境外投资项目为分析指标,对近十年中国旅游业对外投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外投资呈快速增加趋势;②旅游业对外投资体现出周期变化特征,以3—4年为一周期;③旅游业对外投资的境外国家和地区选择上表现出"先贸易、后投资"的特征;④央企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经济(Economy)(简称PREE)四项关键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构建一套区域PREE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测度一个区域PREE的协调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位于西北地区中部的陕西省宝鸡市作为研究城市,通过对一般城市构建指标系原则分析,并结合该城市地理位置,确定其PREE协调发展衡量与分析的最终指标体系,以对宝鸡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