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黑土有机碳、氮及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不同长期施肥模式对中国东北黑土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其中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最为显著.与不施肥相比,常量和高量有机无机配施分别增加了表层SOC含量24.6%和25.1%,分别增加了表层土壤TN含量29.5%和32.8%,亚表层土壤SOC和TN含量对施肥无响应.尽管常量及高量有机无机配施分别增加了黑土0~40 cm土壤碳储量11.6%和7.6%、氮储量17.3%和12.7%,但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仅增加了黑土碳、氮储量的变异性.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的施用不仅显著增加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及可溶性碳、氮(DOC、DN)的含量,且显著提高了这些组分在总有机碳、全氮中所占的比例.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能使表层土壤SMBC/SOC、SMBN/TN值分别提高0.36~0.59和1.21~1.95个百分点,而DOC/SOC、DN/TN也分别达到0.53%~0.72%和1.41%~1.78%.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及其在总有机碳、氮中所占的比例对于施肥的响应在土壤剖面上表现更为敏感,更能反映土壤肥力对于长期施肥的响应.有机肥的施入尤其是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提高黑土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氮活性,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但同时也导致了农田系统碳、氮的大量损失,容易引起潜在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沼液经过充分发酵,其中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因而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优于化肥。在此基础上,筛选并复配PGPR根圈促生菌到沼液中,形成有机沼液生物肥。有机沼液生物肥是集营养、促生和生防为一体的多功能生物肥料。施用有机沼液生物肥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到了78.28mg/kg,比处理CK增加31%,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2.4%。应用有机沼液生物肥番茄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增加4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45%。施用有机沼液生物肥的黄瓜Vc含量比对照提高56.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84.2%。  相似文献   
4.
竹兰萍  徐飞  王佳颖  朱智豪  张拓  张富斌 《环境科学》2022,43(12):5808-5818
通过明确嘉陵江滨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为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嘉陵江中下游滨岸带的人工湿地、天然湿地、林地和农田这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研究样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与天然湿地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林地土壤真菌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农田和人工湿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嘉陵江流域滨岸带土壤真菌被划分为15个菌门,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真菌群落(相对丰度>0.01)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比之下,罗兹菌门偏好选择林地生境,而油壶菌门和被孢霉门偏好选择农田,担子菌门在人工湿地具有显著优势;天然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植物病原菌,人工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粪腐菌,农田中优势功能类群为动物病原菌-真菌寄生菌;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MC)、全氮(TN)、有机碳(TOC)和碱解氮(AN)是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由此可见,林地是嘉陵江流域真菌多样性最高和功能类群最均衡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天然湿地,人为干扰导致嘉陵江滨岸带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白蚁肠道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结合课题组多年来开展的科研工作,综述了白蚁肠道中内生菌分离和白蚁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已从白蚁肠道内分离出原生动物、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多种生物.白蚁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白蚁消化木质纤维素类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白蚁防治方法主要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生物防治白蚁方法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价廉的特性.介绍了以从抗白蚁树木分离到的内生菌生物发酵合成的代谢产物作为杀白蚁生物药剂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优势明显,有可能成为未来白蚁防治剂研究的方向,为白蚁防治提供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病变部位分离出两株病原真菌DN1和DN2,通过茵丝及孢子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其分别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maria altemata)及轮枝孢属(M.Verticillium)。在pH值4~14之间,两株菌都能正常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大麻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能修复弱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生理转化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哈尔滨黑土28 a长期定位施肥现状进行土壤生理转化菌群测试分析,采用稀释平板法和MPN法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微生物各生理群的数量.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微生物种类多,群落结构较复杂,同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1951—2005年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水稻生产的特点,研究了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的低温冷害、春季干旱、高温障碍和病虫草害等的影响。并在分析水稻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对气候变暖、减轻灾害损失和实现水稻生产稳步发展的实用技术对策。同时分析了目前气候变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观测指标的影响为核心,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暖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明确嘉陵江滨岸带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为嘉陵江流域合理的土地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在四川段嘉陵江滨岸带选取自然林地、农业用地、泥土湿地和沙土湿地这4种土地利用类型设置样地,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组成、功能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  相似文献   
10.
大气氮沉降会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浓度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对于保护和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Biolog-Eco技术探究了连续5 a模拟氮沉降对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期的氮素施加会显著改变小叶章湿地土壤含水量(SMC)、pH、硝态氮(NO3-)、铵态氮(NH4+)、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总氮(TN)的含量(P<0.05);②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的规律为:对照(CK)>高氮(HN)>低氮(LN).低氮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香农(Shannon)指数(P<0.05),高氮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皮卢(Pielou)指数(P<0.05).③不同氮浓度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著不同,其中低氮处理显著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醇类、胺类和酸类的利用强度(P<0.05);高氮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对酯类的利用,但高氮使土壤微生物对糖类、胺类和酸类碳源产生抑制作用(P<0.05).④冗余分析显示,NH4+、DOC和pH是影响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长期氮沉降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降低,有关碳源底物利用的微生物活性也明显降低,并且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