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压脱扣装置应用于环境复杂的场合, 选型不当易使得电力事故频发,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通过分析影响低压脱扣选择的因素,利用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低压脱扣装置自动选择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上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工程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粒移动床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填充率为30%的生物陶粒移动床(BCMBBR)处理东莞城镇低浓度、低碳高氨氮生活污水(COD约130~185 mg·L-1、C/N=3~7).同时,考察了BCMBBR在5种工况下的运行效果及相应的微生物相状况.结果表明,BCMBBR运行的最佳条件为:HRT为8 h,气水体积比为4:1.COD,BOD5、NH4+-N...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2012年7月期间,利用中流量(100 L·min-1)大气采样器对东莞市A和B两点(A:生活区,B:工业区)进行PM1、PM1~2.5、PM2.5~10采样,并定量分析颗粒物上F-、Cl-、NO-3、SO2-4、NH+4、Na+、K+、Ca2+、Mg2+等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区B点的细粒子污染较生活区A点严重,B点PM1质量浓度年均值为48μg·m-3,其浓度是A点的1.2倍.A、B两点PM1对PM2.5和PM10的质量贡献率无明显差异,平均贡献率分别高达69%和45%.二次离子SO2-4、NO-3、NH+4及与燃烧行为有关的K+、Cl-等5种离子在细粒子PM1上富集,这5种离子对PM1质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8.82%~19.76%、4.98%~5.47%、3.98%~4.12%、2.03%~2.27%和3.39%~3.78%.而其他4种离子,Ca2+、Mg2+、F-和Na+积聚在粗粒子PM2.5~10上.PM10/PM2.5/PM1三种粒子中,PM1粒子酸性值AE/CE(阴离子当量浓度/阳离子当量浓度)比值和硫转化率SOR、氮转化率NOR值均是最高.  相似文献   
4.
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VOCs的组成和来源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中臭氧(O3)生成过程的关键前体物,是O3与PM2.5协同治理的重要管控对象.基于2020年1月1日~2月29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4个站点的在线VOCs观测数据,分析了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VOCs组分、活性、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φ(V...  相似文献   
5.
6.
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经与氮氧化物(NOx)、颗粒物等成为我国典型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其中工业源VOCs排放量大,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的一类VOCs排放源。由于VOCs种类繁多,来源及转化生成臭氧的机制复杂,为解决此类复杂的VOCs污染问题,文章以东莞市作为珠三角典型区域代表,归纳总结了VOCs防控措施,分析了工业源VOCs治理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有效对策建议,以期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VOCs污染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东莞运河樟村国考断面达标"为案例,分析国考断面氨氮不达标的主要风险,同时,基于东莞运河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以"膨胀床曝气生物滤池(EBF)"为核心技术的上游水质净化厂改造方案,用于改善断面水质.结果表明,EBF技改后氨氮的去除率高达89.7%,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为0.74?mg/L.技改后国考断面的氨氮月平均...  相似文献   
8.
电镀污泥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铜镍电镀污泥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流程,经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铜粉品位大于90%,铜的回收率大于95%,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镍回收率大于80%,浸出渣和净化渣经过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过程中运行参数变化对运行效果产生影响机制不明确的问题,选取以Orbal氧化沟为核心工艺的某实际污水处理厂,设置2种运行模式,采用PCR-DGGE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酶活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运行模式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功能微生物含量、关键酶活性的特征;分析了微生物种群、关键酶活性与污染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Orbal氧化沟工艺中运行参数变化对运行效果产生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适当减少Orbal氧化沟外侧沟道内转刷的开启数量,其沟道内溶解氧分布将发生明显变化;沿水流方向,厌氧或缺氧段将明显延长;长期运行结果显示,进水水质稳定时,减少转刷开启数量没有对生物处理工段内微生物种群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外侧沟道内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活性(以羟胺计)在夏季和冬季却均有显著增加,分别由模式Ⅰ的1.58 mg·(g·h)~(-1)和0.80 mg·(g·h)~(-1)增加到了模式Ⅱ的2.27 mg·(g·h)~(-1)和1.07 mg·(g·h)~(-1);相关分析表明,HAO和NR活性与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呈显著相关,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P=0.01)和0.88(P=0.12)。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关键酶活性是运行参数改变对运行效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