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明固原市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分布特征,通过现场采集调查、显微镜观察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了固原市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类型、颜色、大小和外形等特征,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评估了微塑料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固原市农田土壤(耕作层)微塑料丰度为186.32~1286.24 n ·kg-1,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丰度分别较非设施农业有膜和无膜种植土壤显著增加35.56%和228.91%,耕作层微塑料丰度是犁底层的0.31倍.PE (26.42%~62.83%)和PP (27.64%~42.62%)为主要的微塑料类型,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种类数显著大于非设施农业.<100 μm微塑料占32.21%~42.52%,而>1000 μm只占0.28%~12.31%,耕作层微塑料粒径比犁底层高47.39%,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粒径最大,非设施无膜种植最小.微塑料形状主要为薄膜、纤维、碎片和微珠,其中纤维状丰度最大,薄膜状次之.共检测出7种颜色的微塑料,以白色和黑色为主.研究区污染风险总体为低风险,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污染风险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评估及微塑料土壤环境行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技术下由于微网中不可控微源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均存在误差较大而引起微网优化调度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在传统微网经济调度模型中增加不确定性描述模型,得到不同侧重点下的微网经济优化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利用区间数描述预测不确定性,并结合隶属度函数推导容忍度概念。其次,在并网运行模式的微网结构上建立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微网优化调度模型,并将该模型转换为区间数形式表示。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并以MATLAB为主要工具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微网24 h出力优化区间解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算例通过对某并网型微网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白思胜  张佐堂 《灾害学》2006,21(3):85-88
目前,地震和地震带的成因问题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本研究认为圈闭隐爆作用能形成正楔块、倒楔块;负荷均衡作用能引起楔块运动;楔块运动形成了断陷盆地,也就是说,地堑、地垒是楔块运动的产物;最终,试图通过对楔块运动模式的研究揭示地壳凹陷与地震带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生学  马洁 《环境化学》2011,30(11):1957-1962
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培养液在连续培养时分别通入不同强度的直流电场,研究了其在持续直流电刺激下的生长曲线、pH曲线、ATP酶活性、胞内总蛋白含量、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菌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直流电能够促进大肠杆菌增殖;大肠杆菌的ATP酶活在25 mA电流作用下在对数生长前期、对数...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电子垃圾已成为目前增速最快的垃圾,如何解决其污染问题,充分利用其中的宝贵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内外的电子垃圾产生及污染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垃圾如何处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为克服主观判断的影响,通过距离测度对层次分析法中成对比较矩阵的传统构建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距离测度的层次分析法;在详细论述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上,以全国各省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应用,并同PPDC法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距离测度的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问题,为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该建议方法兼顾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概念系统化,结构层次化,易于理解和操作.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强腐蚀土壤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对施工中的各个质量环节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加强填料顺序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温度控制、运输时间控制及浇筑等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自拌高性能抗腐蚀混凝土制备各项质量指标可控、在控。应用结果表明:自拌高性能抗腐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为强腐蚀地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宁南旱区紫花苜蓿土壤干层水分特征及时空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两年对宁南山区不同生长年限的苜蓿土壤深层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整体上干燥化程度加剧。 2004年测定的4、7和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30%、5.22%和5.01%,2005年测定的3、6和10年生苜蓿地0~800cm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26%、5.60%和5.27%。3年生以后,苜蓿根系已达300cm以下,对300~800cm土层水分消耗强烈,而对300cm以上土层水分消耗减缓。②根据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土壤深层水分分布和动态分析,可将土壤剖面分为4个层次:降水蒸发易变层(0~100cm)、降水继续扩散层(100~300cm)、根系耗水干燥层(300~800cm)和深层储水调节层(800~1000cm以下)。③苜蓿在6年生前,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逐年迅速增加;6年生时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均超过1000cm,0~1000cm平均含水率仅5.73%,土壤水分亏缺严重;7~12年生苜蓿生长衰退,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有所减小,300~700cm干层湿度仅维持在4.00%左右,而800~1000cm水分有回升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7年银川市区O_3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O_3污染时间变化特征,在对高浓度O_3污染发生时段典型气象特征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银川市O_3污染气象要素预警指标和典型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近地面O_3浓度春夏季高、秋冬季低,其月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夏季6月或7月;O_3浓度白天高、夜间低,日O_3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18:00之间;当14:00地面紫外辐射30 W/m~2、气温高于28℃、相对湿度低于40%、风向为偏东或偏南风时发生高浓度O_3污染的概率较高;500 hPa大陆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型和地面热低压底部东南气流型是银川市发生O_3污染的典型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