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璐  刘海龙  吉力  李焕峰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680-4688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单独臭氧及MgO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氨氮的效率和特征,并对其反应机制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是影响臭氧和催化臭氧化除氨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溶液中NH_3与NH~+_4的比例和臭氧氧化氨氮的速率,还影响氧化产物种类,从而影响脱氮效果.10℃时,单独臭氧对水中氨氮的氧化降解效率随pH的升高而增大,pH≤9时整体降解效率不高,pH=9时仅为16.39%,而pH=10时达到41.77%.臭氧和·OH共同参与降解氨氮的过程.单独臭氧氧化氨氮生成氮气的选择性具有pH依赖性,并与Cl~-密切相关.pH低(≤9)时,氨氮多以NH~+_4形态存在,O_3与Cl~-反应生成ClO~-_x(x=1、3),再氧化NH~+_4,从而生成气态产物N_2或N_2O.MgO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催化臭氧化降解氨氮的能力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0、10、20℃时,MgO催化臭氧化氨氮的效率分别为77.53%、80.17%、91.26%.此过程中,·OH参与反应的程度低,一部分氨氮降解依靠ClO~-_x氧化NH~+_4,而氨氮降解的主要途径为O_3对NH_3的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去除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龙  张忠民  赵霞  焦茹媛 《环境科学》2014,35(6):2201-2208
研究了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吸附、改性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modified,ACM)吸附、过氧化氢(H2O2)氧化、AC催化H2O2等方法对水体中荧光增白剂VBL的处理效果,并通过自由基俘获剂叔丁醇、催化过程气体分析等探讨了AC催化H2O2分解VBL的机制.结果表明,经硝酸铁[Fe(NO3)3]改性过的ACM对VBL的吸附去除率高于未改性的AC.活性炭催化H2O2对VBL的去除效果明显,但未改性AC催化去除率高于ACM.60 min时,AC催化氧化去除率即可达到95%以上,而ACM仅为58%.叔丁醇的加入降低了AC和ACM催化氧化对VBL的去除率,表明AC催化H2O2氧化能促进H2O2形成羟基自由基(·OH)和原子氧参与反应.AC催化H2O2分解及释放气体分析表明,AC能催化H2O2形成氧气并放热,且ACM明显快于AC.结合催化H2O2去除VBL效率的结果分析,ACM催化反应时活性中间物(自由基和原子氧等)产生速率快于AC,活性中间物自身消耗形成氧气,而不是用于分解VBL.催化反应中活性中间产物的形成速率与反应物供给速率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ACM催化效果弱于AC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集太原市不同区住户的自来水和12种瓶装水,分析了水中无机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成分.结果表明,无机离子和VOCs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1.08~354.18 mg/L和0.43~13.98 μg/L;自来水中的无机离子与VOCs 含量最高,约是瓶装水中浓度的三倍.加热与过滤处理措施均可改善自来水水质,对水中无机离子和VOCs的去除效果均可达19%~100%,其中过滤可能会引发VOCs的二次污染 .根据饮用水标准,使用饮用水水质指数( DWQI)模型对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山西省2018—2020年国控点位O3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O3污染特征,分别以晋城市和太原市为典型城市,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前体物(NOx和VOCs)对O3的影响,并采用CAMx模式开展2020年6—8月山西省O3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 结果表明:① 山西省O3超标天数中以O3轻度污染为主,且中度及以上污染呈增加趋势,O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且呈现较强的地域性特征,O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特征. ② ρ(O3-1 h)(臭氧1 h平均浓度)与气温、风速均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高温、低湿有利于O3的生成. 风速与ρ(O3-1 h)呈分段式线性关系,ρ(O3-1 h)随着风速增大而升高,当风速大于某一阈值时,ρ(O3-1 h)随风速的增加而下降. 以典型城市晋城市为例,当温度在25 ℃以上、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风速为4~5 m/s,且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时更容易出现ρ(O3-1 h)高值. ③ 山西省2020年6—8月O3区域来源解析表明,各城市O3本地源贡献较弱而传输贡献影响显著(>80%). ④ 山西省2020年6—8月O3行业来源解析表明,各市工业源类(电力源、焦化源和其他工业源)的贡献率在50%左右,柴油交通源贡献率在20%~27%之间. 研究显示,山西省O3污染传输贡献影响显著,联防联控势在必行,电力源、焦化源和柴油交通源对O3生成贡献较大,亟需优先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触电事故的原因、条件以及对人造成的伤害分析,提出触电事故的抢救办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系统论角度来考虑。人类的旅游活动是一个系统。旅游系统是备种旅游事象的集合体。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备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具有实现旅游价值的整体功能。在分析和阐释旅游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序列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进行了介绍评述和总结.指出系统论的观点不仅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同时又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并提出,对具有环境观和复杂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旅游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旅游系统模型的建立将为旅游(业)的研究提供现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5A级景区最大承载量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区域旅游资源的供给能力。通过对不同省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数理统计与空间展布,分析我国5A级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省域空间差异和类型空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5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特征与人口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区域差异与类型差异可供景区规划布局和旅游者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服务山西省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环境管理,本文在对全省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粉煤灰开展了物理化学性质及污染物赋存及浸出特征研究,开展了不同暴露途径的环境风险评估,提出了环境风险管控建议.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堆存对土壤和地下水无致癌风险,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强化堆存规范性、着力源头减量、拓宽综合利...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城区大气SO2、TSP、NOx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功能区布点、采样、分析,得出太原市城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TSP、NOx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所筛选的高效脱色菌群,采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在活性污泥上,形民絮状立体网状微观结构。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酶活力较未经固定的活性污泥提高70%左右。经厌氧条件下处理针织厂印染废水,色度平均去降率为77.3%,CODCr平均去除率为6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