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蜜酒精生产废醪液资源化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酒精生产废醪液作为下一级的原料用以制沼气发电,再将沼液用于农业灌溉和施肥,使原本是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废液得到两次资源化利用,实现最终“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结合企业清洁生产理论,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从“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出发,详细阐述了污水厂实行清洁生产的途径。指出节约电能、新鲜水、药剂,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的主要出发点。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监测工况、测点位置、采样过程、结果计算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大气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类收集蔬菜垃圾与植物废弃物混合堆肥工艺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主要为蔬菜垃圾)和破碎树枝为原料,采用条垛式堆肥工艺,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考察了原料初始含水率、通风频率、翻堆频率、接种比例4种因素对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试验的9种工况下,对温度、氧浓度、有机碳降解率、有机碳氮比(C/N)、腐殖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堆肥42d时各堆体均已达到稳定化要求.经过比较肥分保持、腐殖化程度和能量投入等指标,获得的最优堆肥控制条件为:初始含水率65%,通风频率15min/60min(开/关),翻堆频率为每3d1次,产物接种比例5%.最优控制方案下的主发酵通风率仅为0.03L.min-1.kg-1(以VS计),可实现堆肥过程的低能耗,适合于我国村镇区域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应设置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专题,对规划区域小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回顾性评价,从中发现小水电资源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规避的对策。海南省小水电资源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专题案例。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及现场调查发现,选址不当、断流、减水、沙化、景观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及外来物种入侵、水土流失、用水矛盾、影响渔业资源等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环境行政管理虚位。主要对策有:在小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将环境法规符合性及环保投资列为重要内容;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加强竣工环保验收;将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等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纳入常态工作范畴。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地表水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于2004年的海南岛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对全岛的地表水进行了区域调查取样,分析测试了24项指标(部分样品增加测试12项)。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指标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水质标准,只有Hg和总氮存在区域性的超Ⅲ类水体水质。经对样品的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全岛地表水样品主要分为4类,分别反映了地表植被、海水入侵、灌溉水田排水、矿山废水排放对地表水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依地表水样品所处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按一定顺序对样品进行编号赋值(沿海的土地视为"海洋利用方式"),该赋值与聚类分析所得到的样品类别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280,表明海南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地表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海南岛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提高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建筑业碳排放核算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为了解海南建筑业碳排放情况,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93—2013年的海南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2015—2020年的海南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建筑技术条件下,海南建筑业碳排放距2020年国家40%的减排指标还有很大差距,最后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对建筑业降低碳排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N、P通过大气干湿沉降方式向大亚湾输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大亚湾设置了一个大气干、湿沉降监测站点进行采样,主要分析估算各营养物质通过大气干、湿沉降的通量,初步探讨N、P的沉降对大亚湾的影响,并与营养盐随河流输入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亚湾的干、湿沉降都是以N为主,N沉降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8月),P的沉降较为平稳,只有6月和9月稍高;湿沉降是大气沉降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年南海明珠项目、葫芦岛、秀英港扩建工程等人工填海工程对海口湾冲淤变化的影响,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型,对研究区人工填海前后潮流场、波浪场及冲淤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人工填海后,综合各条件下的冲淤情况,海口湾受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大部分区域处于淤积状态,年淤积量预测值为0.1~1.0 m;白沙角等局部区域处于侵蚀状态,年冲刷量预测值为0.1~0.3 m;受海口湾人工填海工程的影响,秀英港航道的水动力条件减弱,对通航条件改善有利,需加强航道的水深监测和定时的清淤工作;在南海明珠人工岛南侧波影区泥沙堆积会形成向海的舌状的突出体,其两侧海岸形成侵蚀后退带,需人工补沙等措施以保证岸线稳定。  相似文献   
10.
海南八门湾高位池养殖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海南八门湾高位池养殖区为对象,对其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机制做了研究,以期对高位池养殖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为今后合理利用、开发海产养殖资源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