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8篇
  免费   1577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安全科学   363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3780篇
基础理论   257篇
污染及防治   415篇
评价与监测   671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地区农用地污染调查及风险管控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提出以土壤中全量浓度筛选值和管控值作为衡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标准,对湖南省部分稻田农用地土壤及点对点稻米样品中镉、铅、砷、汞的总量和有效态浓度及稻米中含量进行监测,根据重金属总量浓度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3组。结果显示:(1)土壤及稻米中镉含量基本为随着风险级别的升高而增加,铅、砷在土壤和稻米中含量无规律性结果,汞监测结果均为未检出。(2)低风险组稻米镉超标率为12. 0%,高风险组稻米镉达标率为33. 3%,表明利用总量浓度对农用地土壤潜在风险进行分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依据4种重金属在土壤中总量及稻米(早稻)中含量情况,对风险级别进行调整并综合判断:有58个样品为低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68. 2%,超标率为零;有15个样品为中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17. 7%,超标率为80. 0%;有12个样品为高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14. 1%,超标率为100. 0%。调整后评价结果与上述标准的划分目标更接近,能够提高上述标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2018年3月9—15日京津冀地区的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基于地基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的星载-地基联合观测分析。颗粒物激光雷达观测到污染前期为局地污染累积过程,中期有明显的污染物区域传输过程,北京受太行山沿线城市污染输送影响较大。风廓线激光雷达观测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近地面主要为偏南风且风力较弱,冷空气到来时风向转为较强东北风,导致污染消散。微波辐射计观测到保定在污染过程中出现持续6 d的逆温层,同时在污染过程中近地面相对湿度较高,逆温层被打破后污染开始消散。在污染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污染团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均被很好地反映出来,可见地天联合观测对污染物的累积与输送研究有较大的意义,能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PBDEs,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和BDE-209)加速溶剂同时萃取和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G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加速溶剂萃取与弗罗里硅土在线净化和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的条件,较好地去除基质干扰,并提高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定性的准确性及定量的灵敏性。该方法采用改进的色谱柱能同时分析包括高溴代联苯醚BDE-209在内的8种PBDEs,其浓度范围为1~100 ng/mL(BDE-209为10~1 000 ng/mL),线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0.004~0.1 ng/g,方法回收率为75%~110%,方法精密度为2.4%~15.6%。适于批量处理土壤和沉积物中含有多组分痕量PBDEs的样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SHERPA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建模理念,重点介绍了其在环境空气质量减排情景模拟评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排放源与受体关系(SRR)方面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其与欧盟常用的其他情景模拟模型的优缺点。SHERPA模型的特点是空间灵活性较好,对于任何给定地点,可以快速评估不同地区对该研究地点空气质量的影响。SHERPA模型的3个主要功能为污染物来源分析、决策支持和情景模拟。基于SHERPA模型对法国环境空气中PM_(2.5)、PM_(10)和NO_2年均浓度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决策支持分析和减排情景模拟评估,展示了模型在环境治理措施优先级筛选和政府间联合治理措施协调建议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以期为中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环境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成效评估等环境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三氟甲烷、四氟甲烷、六氟乙烷和六氟化硫的采样和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6、0.15、0.21、0.71 mg/m3,精密度在3.2%以下,相关系数大于0.999 6,并对浙江省内2家典型企业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了监测,实际样品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废气中4种温室气体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淮河支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测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确定河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水环境容量测算精度和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模拟法,采用一维稳态模型测算了淮河支流洪河五沟营-塔桥乡河段COD、氨氮和总磷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综合降解系数,COD、氨氮和总磷降解系数在各水期的关系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提出了建议值并利用实测浓度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期综合降解系数吻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点,在城市层面推动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强化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管理方面要求对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管理,充分强调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制约因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能效标准和排放绩效标准,为城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Seasonal variations in microcystin concentrations in Lake Taihu,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enzyme-limit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monito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microcystins (MCs) in Lake Taihu. MC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other seasons. Maximal MC concentration was 15.6 mug L(-1). Compared to central Lake Taihu and Wuli Bay, Meiliang Bay had higher MC concentrations due to high biomass of Microcystis.  相似文献   
9.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three site groups, group E (in East Taihu Bay), G (in Gonghu Bay) and M (in Meiliang Bay) in Lake Taihu.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among site groups was in the increasing order of E < G < M. TP level at G sites is at the critical threshold for loss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Mean values of DO and Transparence showed different trend, i.e., E > G > M. The mean phyt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at M sites was 5.81 mg/l, higher than that at E sites (4.96 mg/l) and G sites (5.18 mg/l). Mean zo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was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M (6.4 mg/l) > G (4.9 mg/l) > E (2.7 mg/l). However, Rotifera density was in the sequence of E > G > M. Both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showed that zooplankton played a limited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lgae in eutrophic lakes. Nutrient availabili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zooplankton grazing pressure in controlling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lakes. For most sites in Lake Taihu, 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ing, as well as macrophyte conservation, zappears to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maintaining high water quality and regulating lake biological structure, but for M sites, it’s urgent to control nutrient inputs rather than to restore macrophyt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0.
降水空间异质性对非点源关键源区识别面积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形起伏和降水空间差异较大的农业区非点源污染问题,基于SWAT模型评估了阿什河流域在异质性降水和均匀降水两种情景下总氮、总磷关键源区空间变化规律,统计了两种情景下识别的关键源区面积变化,并分析其与降水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一定时,两种情景下识别的总氮、总磷关键源区面积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不易受降水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但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明显受到其影响.对各年份总氮和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降水特征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当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与前一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降水这一重要驱动因子的不确定性对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影响,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