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提出了测定水中剩余臭氧的碘化钾-淀粉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根据臭氧和碘化钾在微酸性条件下的定量反应: O_3 2I~- 2H~ =O_2 I_2 H_2O 生成的碘用淀粉显色,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氧二钠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5.9,于560nm处测定。该显色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ε=2.59×104、桑德尔灵敏度S=1.85×10~(-3)/臭氧浓度在0—1ppm符合比耳定律。六聚偏磷酸钠能有效地消除 2μg/mlFe~(3 )、5μg/ml Cu~(2 )的干扰。应用本法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并和碘量法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本法的优点是灵敏度较高、所用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2.
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进行评价,指出若对属于重类型的部分河段底泥进行整治,则整个市区段底泥释放至水相的深度,将接近地面水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53.
探讨了制革废水的生物接触法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好氧—缺氧—生物接触组合工艺是有效的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其COD_(cr)、BOD_5、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高达98%、98%、100%和98%。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苏州河市区段的实地调查,结果认为,苏州河市区段主要非点污染源为垃圾和粪便码头,其次为船泊通行、垃圾堆、装卸吊车以及居民点。文章还提出初步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5.
汞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总汞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其中,冷原子吸收法应用较广。此方法是利用汞在常温下蒸气压较高和在空气中不易氧化的特点,用还原剂将消解后试液中汞离子还原成元素汞,通入载气将汞吹出,进行原子吸收测定。资料对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痕量汞的冷原子吸收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由方法可知,测定河流底泥中汞含量的关键,是试样的消解。目前,常用的消解方法有硫酸——高锰酸钾法,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法和硝酸—亚硝酸钠法。为了提高汞的消解率和减少它在消解过程中的损失,有报道采用冷凝回流法  相似文献   
56.
萃取—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油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色散红外法等。本文对油的荧光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环已烷作萃取剂,以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油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一、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1.930型荧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2.环已烷(A.R);3.油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5号机油0.1g溶于环已烷中,并用环已烷稀释至100ml。此溶液浓度为1mg/ml。(二)分析步骤取水样200ml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至pH为4。加入10.0ml环已烷,充分振摇3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在分液漏斗下端塞入少许脱脂棉,将有机相放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制线厂排放的染色废水,采用氧化和凝聚法三种组合工艺系统处理效果及凝聚剂选择,氧化和凝聚的pH值及药剂添加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对于BOD_(?)/COD_(?)《0.2,且BOD_(?)<100mg/l的制线染色废水,采用先凝聚后氧化或凝聚氧化合一处理系统处理,均可使排放水中COD_(?)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8.
苏州河的主要支流污染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察看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苏州河四支流彭越浦、木渎港、新泾港和真如港的部份市区污染严重段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等标污染负荷确定污染大户。在此基础上,结合支流底质及非点污染源的实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9.
拆船行业的环境污染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废船拆解过程的特点,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拆船行业目前存在的污染环境、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污染的潜在危险、含油污废水、石油气、有毒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提出了对该行业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的重点应是建立并健全环境管理体制,通过全面规划调整布局,成立专门的废船洗舱及油污水处理机构,组织防污染技术经验交流以及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等。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选择NaClO为氧化剂,应用少量聚铁,对苏州河底泥疏浚余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氧化时间、pH值、NaClO添加量以及各种凝聚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时间15分钟、pH为7、8%NaClO添加量为4ml/1000ml水样、聚铁添加量为0.8ml/1000ml水样时,最为适宜。处理的余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挥发酚及色度,均低于地面水三级标准。投资少,占地小,运行较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